一种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755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包括对针织布本体进行染色的染色箱体、两个对针织布本体进行限位的第一压筒和两个第二压筒,两个所述第一压筒转动连接在染色箱体上端入口处,两个所述第二压筒转动连接在染色箱体上端出口处,所述染色箱体内壁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筒和两个第二限位筒,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筒之间转动连接有对针织布本体上侧面进行张紧拉伸的第一拉伸筒,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筒之间转动连接有对针织布本体下侧面进行张紧拉伸的第二拉伸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每一段布坯均与染液进行充分反应,提高了对布坯的均匀上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


技术介绍

1、针织车间通常是指专门用于生产针织产品的工作场所。工人将纱线或线材通过针织设备后,抽丝成线,使之成为布料,编制完成后对布料的边缘部分进行裁剪后进行收纳,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将不同批次的布料进行表面处理或者印染处理,提高布料的使用时间和美观性,而印染处理通常为将布料进行成捆打包,将成捆后的布料放在放步卷机上,由工人或者机械手对着布料的一端进行牵引,使布料浸入染液中,然后与染液中的滚筒进行缠绕,最后从另一端移出,在对布料进行挤压后,就可以与收布卷机进行连接,通过放布卷机和收布卷机进行同步旋转,进而完成布料依次通过染液进行印染作业。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5613246a”的一种针织布坯染色工艺,步骤s1中所述的染色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侧连通有排水管,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轴杆,第一轴杆设置于箱体内部,第一轴杆圆周外壁设置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一轴杆为一体结构,第一压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第一橡胶条为空心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包括对针织布本体(6)进行染色的染色箱体(11)、两个对针织布本体(6)进行限位的第一压筒(13)和两个第二压筒(14),两个所述第一压筒(13)转动连接在染色箱体(11)上端入口处,两个所述第二压筒(14)转动连接在染色箱体(11)上端出口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扯组件(2)包括两个第一传动板(21)和两个第二传动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板(21)和两个第二传动板(2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位槽(211)和第二卡位槽(2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包括对针织布本体(6)进行染色的染色箱体(11)、两个对针织布本体(6)进行限位的第一压筒(13)和两个第二压筒(14),两个所述第一压筒(13)转动连接在染色箱体(11)上端入口处,两个所述第二压筒(14)转动连接在染色箱体(11)上端出口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扯组件(2)包括两个第一传动板(21)和两个第二传动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板(21)和两个第二传动板(2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位槽(211)和第二卡位槽(221),所述第一捶打筒(23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卡位槽(211)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捶打筒(23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卡位槽(221)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捶打筒(232)朝向驱动齿轮(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27),所述联动齿轮(27)与双面齿条(24)啮合,联动齿轮(27)上侧连接有将联动齿轮(27)向下压力作用的复位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布均匀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块(31),所述复位块(31)转动连接在第二捶打筒(232)和联动齿轮(27)之间,复位块(31)上固定连接有复位柱(32),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纵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