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双作用力后置人控超越倒车锥度离合自适应变速电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1、电动车辆运转首先取决于电驱动系统,电驱动系统己实现了机械和电驱动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是行驶的核心部件,是给电动车辆提供动力所需要的一切装置。电驱动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驱动电机、变速器、功率变换器和控制器。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电动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驱动电机和变速器的尺寸、重量也会影响到电动车的整体效率。功率变换器和控制器则对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运行有很大关系。
2、电驱动系统仅装减速传动虽然能使电动机产生的扭矩输出直接顺畅,却无法同时兼顾纯电动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这是因为行驶过程中驱动电机多数工作情况下无法处于高效率工作点,尤其是在最高或最低车速以及低负荷条件下,由于减速传动比大,速度到达极限之后没有提升空间,造成电动车辆巡航状态也处于较高的转速临界点,速度受到制约,效率一般会降至60-70%以下,功率损耗较大,高速经济性不高,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与舒适性差,严重浪费了车载电能,而减少续驶里程。另外,仅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作用力后置人控超越倒车锥度离合自适应变速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系统,所述变速系统包括主轴、一级减速传动轴、主传动机构、减速机构和倒挡传动机构,所述主轴与一级减速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主轴外部可转动的套装有双端面凸轮套,所述一级减速传动轴外部可转动的套装有传动轴套,所述主传动机构与传动轴套形成传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作用力后置人控超越倒车锥度离合自适应变速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通过与所述主轴平行的减速轴、套装于所述减速轴上的超越离合器,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外圈齿轮与低速主动齿啮合,所述低速主动齿通过减速传动轴套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作用力后置人控超越倒车锥度离合自适应变速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系统,所述变速系统包括主轴、一级减速传动轴、主传动机构、减速机构和倒挡传动机构,所述主轴与一级减速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主轴外部可转动的套装有双端面凸轮套,所述一级减速传动轴外部可转动的套装有传动轴套,所述主传动机构与传动轴套形成传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作用力后置人控超越倒车锥度离合自适应变速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通过与所述主轴平行的减速轴、套装于所述减速轴上的超越离合器,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外圈齿轮与低速主动齿啮合,所述低速主动齿通过减速传动轴套套装于所述传动轴套上,所述减速轴上的低速中间齿轮与设置于所述一级减速传动轴上的第一减速从动齿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作用力后置人控超越倒车锥度离合自适应变速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套为与所述主轴同轴的空心圆筒结构,在所述从动轴套与主轴形成的空心圆筒内设置有弹性元件组,所述弹性元件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从动轴套与主轴之间设置有双端面凸轮套,双端面凸轮套通过第二轴向凸轮副连接有减速外锥套齿轮,使所述减速外锥套齿轮可沿主轴轴向移动,所述减速外锥套齿轮中部向上延伸并设置于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之间,所述减速外锥套齿轮与从动轴套形成花键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作用力后置人控超越倒车锥度离合自适应变速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越离合器与传动轴套之间设置有减速传动轴套,所述减速传动轴套上设置有低速主动齿轮,低速主动齿轮与超越离合器上的外圈齿轮啮合,超越离合器通过减速传动轴套实现与摩擦传动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作用力后置人控超越倒车锥度离合自适应变速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副轴上设置有自适应轴向倒挡移动盘,所述倒挡输出副轴与动力传动副轴之间的轴向移动实现自适应轴向倒挡移动盘与倒挡从动轨道齿轮之间的连接或断开。所述倒挡输出副轴与动力传动副轴花键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荣生,邓鑫涛,邓天仪,邓云帆,梁稚子,薛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主传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