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压缩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壳体结构、压缩机及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1、目前,涡旋压缩机的轴承润滑一般通过润滑油的油雾来实现润滑;压缩机中的润滑油由于压缩机中各种活动部件的运动而形成液滴或油雾,并且混合在压缩机所压缩的工作流体中,混合在工作流体中的润滑油从压缩机的介质入口进入吸气腔,以跟随工作流体流通;但是,现有的压缩机壳体通常为分体结构,并且其内部的吸气通道(即工作流体的流通通道)较多,多个吸气通道通常不与轴承直接连通,使得工作流体中的润滑油无法直接移动至轴承处;另外,即使其中一个细小吸气通道与轴承连通,但多个吸气通道还会将工作流体进行分流,进而使得通过细小吸气通道运动至轴承位置的润滑油流量很小,导致压缩机的轴承得不到充分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壳体结构、压缩机及涡旋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内部轴承润滑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壳体结构,包括承载壳体,承载壳体内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壳体(10),所述承载壳体(10)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容纳空腔(11)和轴承安装孔(12);所述容纳空腔(11)用于容纳压缩机的其他器件;所述轴承安装孔(12)用于安装及限位压缩机轴承(20);携带润滑油的工作介质流经所述容纳空腔(11)和所述轴承安装孔(12),此时所述工作介质流经的路径为第一流通路径;其中,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承载壳体(10)内具有一条或多条流通路径;在所述工作介质的流通路径为一条的条件下,该条流通路径为所述第一流通路径;在所述工作介质的流通路径为多条的条件下,多条所述流通路径包括所述第一流通路径,且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壳体(10),所述承载壳体(10)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容纳空腔(11)和轴承安装孔(12);所述容纳空腔(11)用于容纳压缩机的其他器件;所述轴承安装孔(12)用于安装及限位压缩机轴承(20);携带润滑油的工作介质流经所述容纳空腔(11)和所述轴承安装孔(12),此时所述工作介质流经的路径为第一流通路径;其中,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承载壳体(10)内具有一条或多条流通路径;在所述工作介质的流通路径为一条的条件下,该条流通路径为所述第一流通路径;在所述工作介质的流通路径为多条的条件下,多条所述流通路径包括所述第一流通路径,且所述第一流通路径的流量最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体(10)还具有介质入口(13)和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13)和所述介质出口分别与所述容纳空腔(11)连通;在所述第一流通路径中,携带所述润滑油的所述工作介质从所述介质入口(13)进入,流经所述容纳空腔(11)和所述轴承安装孔(12),并从所述介质出口流出;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容纳空腔(11)内具有唯一一条流通路径,该条所述流通路径为所述第一流通路径,以使携带所述润滑油的所述工作介质全部流经所述压缩机轴承(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腔(11)包括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所述第一容纳腔(1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12)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孔(12)连通;所述介质入口(13)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1)连通,所述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12)连通;在所述第一流通路径中,携带所述润滑油的所述工作介质从所述介质入口(13)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111),流经所述轴承安装孔(12)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112),所述第二容纳腔(112)内用于容纳压缩机的压缩结构,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12)内被压缩,然后从所述介质出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体(10)为一体式壳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体(10)内部还具有凸出部(14),所述凸出部(14)用于承载所述压缩机轴承(20);其中,所述凸出部(14)上具有凹槽(141)和所述轴承安装孔(12),所述凹槽(141)分别与所述轴承安装孔(12)、所述容纳空腔(11)连通,且与所述压缩机轴承(20)的内部及外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1)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141)沿所述轴承安装孔(12)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所述凹槽(141)沿所述轴承安装孔(12)的径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1)为方形槽,多个所述方形槽沿所述轴承安装孔(12)径向延伸的中轴线相交于所述轴承安装孔(12)的截面圆心;多个所述方形槽沿所述轴承安装孔(12)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腔(11)包括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所述第一容纳腔(1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12)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孔(12)连通;在所述第一流通路径中,携带所述润滑油的所述工作介质先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111),在流经所述轴承安装孔(12)和所述压缩机轴承(20)后,至少一部分所述工作介质进入所述凹槽(141),经过所述凹槽(141)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112),所述第二容纳腔(112)内用于容纳压缩机的压缩结构,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12)内被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韵,郑金涛,陈肖汕,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