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10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下剪力墙和位于下剪力墙上方通过连接结构与下剪力墙连接形成整体剪力墙结构的上剪力墙。本申请通过安装座、内涨杆、连接管和膨胀缝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当上剪力墙安装的连接管底端插入安装座内部时,内涨杆能够反向插入连接管内部,由于内涨杆顶端为圆锥状结构,随着连接管向安装座内部移动,内涨杆能够反向挤压连接管底端沿膨胀缝产生膨胀至与安装座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将上剪力墙和下剪力墙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尽量避免了现有方式通过浇筑水泥浆对剪力墙进行连接,而在浇筑水泥浆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够板固凝结,大大延长了施工时间,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力墙


技术介绍

1、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剪力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

2、公告号cn211735814u的技术专利提出了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上剪力墙和下剪力墙,所述上剪力墙内部固定嵌设有两排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延伸至所述上剪力墙的顶端和底端,所述下剪力墙靠近和远离所述上剪力墙的两侧均固定嵌设有两排连接钢管,所述连接钢筋插接至所述连接钢管内部,所述连接钢管内填充有注浆体,下剪力墙与两排所述连接钢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工字钢。

3、上述剪力墙结构通过将安装于上剪力墙上的连接钢筋底端嵌入下剪力墙内部安装的连接钢管内部,然后在连接钢管内填充水泥浆对连接钢筋进行固定,实现上剪力墙和下剪力墙之间的稳定连接,然而在浇筑水泥浆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水泥浆才能够板固凝结对连接钢筋进行固定,大大延长了施工时间,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包括下剪力墙(1)和位于所述下剪力墙(1)上方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下剪力墙(1)连接形成整体剪力墙结构的上剪力墙(2),所述下剪力墙(1)顶端中间段向上延伸形成卡块(5),所述上剪力墙(2)底端预留有内腔大小与所述卡块(5)大小相适配的连接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所述卡块(5)两侧的所述下剪力墙(1)内部内嵌的多个内部设有圆形空腔的安装座(7),所述圆形空腔顶端内径至所述圆形空腔的底端内径逐渐增大,所述圆形空腔底壁竖直安装有顶部呈圆锥状结构的内涨杆(8),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顶端内嵌于所述上剪力墙(2)内部并与相应的所述安装座(7)相对位的连接管(9),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包括下剪力墙(1)和位于所述下剪力墙(1)上方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下剪力墙(1)连接形成整体剪力墙结构的上剪力墙(2),所述下剪力墙(1)顶端中间段向上延伸形成卡块(5),所述上剪力墙(2)底端预留有内腔大小与所述卡块(5)大小相适配的连接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所述卡块(5)两侧的所述下剪力墙(1)内部内嵌的多个内部设有圆形空腔的安装座(7),所述圆形空腔顶端内径至所述圆形空腔的底端内径逐渐增大,所述圆形空腔底壁竖直安装有顶部呈圆锥状结构的内涨杆(8),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顶端内嵌于所述上剪力墙(2)内部并与相应的所述安装座(7)相对位的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位于所述上剪力墙(2)外部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膨胀缝(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剪力墙(1)和所述上剪力墙(2)内部均预埋有多个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加强筋(3)和多个呈竖直设置的第二加强筋(4),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所述第二加强筋(4)错位交织形成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常达张路成鲍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均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