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因其轻质、高能量密度、高电压平台、低自放电率、长循环寿命、低环境污染、无记忆效应及良好的安全性,已在电子设备和动力汽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3c电子产品中,电池的容量以及充放电性能都是非常关键的参数,能够直接决定电池使用寿命以及电池充电效率。
2、为兼顾电池高能量密度和超级快充双核心,双层涂布技术应运而生,然而双层涂布的上下层浆料配方中石墨的含量往往在制造过程中无法做到有效的监控导致上下层浆料含量无法按照设计量进行涂敷形成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能直接影响上下层浆料的表面张力的差异、涂布外观及涂布均匀性、电池容量的损失以及充放电性能恶化等严重问题。
3、鉴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有效实现上下层面密度实时监控的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极片,该电极片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双涂布层的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材料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层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层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外露区和第二外露区,所述第一外露区的面积为B1,所述第二外露区的面积为B2;其中,B1=B2;(S1-S2)/2=B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层的孔隙率为10%-20%;所述第二活性材料涂层的孔隙率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层的压实密度为1.80-1.83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材料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层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层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外露区和第二外露区,所述第一外露区的面积为b1,所述第二外露区的面积为b2;其中,b1=b2;(s1-s2)/2=b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层的孔隙率为10%-20%;所述第二活性材料涂层的孔隙率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层的压实密度为1.80-1.83g/cm3,所述第二活性材料涂层的压实密度为1.75-1.78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层的面密度为44-76mg/1540.25mm2,所述第二活性材料涂层的面密度为17-48mg/1540.25mm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勇俊,贾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