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692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低压储气洞和高压储气洞;压缩储能系统,包括压缩单元和气体冷却器,压缩单元和气体冷却器均设置在其中一管道上,压缩单元用于将低压储气洞内的气体输送至高压储气洞内;空气发电系统,包括发电单元和气体加热器,发电单元和气体加热器均安装在另一管道上,气体加热器位于靠近高压储气洞的一端,发电单元位于低压储气洞与气体加热器之间,发电单元通过高压储气洞输送至低压储气洞的空气进行发电;热量交换系统,包括存储罐,存储罐内设置有冷却液,冷却液用于跟气体冷却器、气体加热器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压缩空气储能是继抽水蓄能之后,第二大被认为适合g瓦级大规模电力储能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时段,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至高压并存于洞穴或压力容器中,使电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段,将高压空气从储气室释放,经过加热升温后驱动涡轮机发电。

2、目前,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的空气压缩系统,系统效率仅为40%-55%,相比抽水蓄能的80%,效率较低。由其原理可知,压缩空气储能很大一部分能量,在压缩空气过程中转化为热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是导致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要使压缩空气系统效率提高,可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储热器存储起来,待发电过程中用这部分热量预热压缩空气,可以达到回收热量的目的,称为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3、目前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并不十分成熟,未有实际示范项目投入运行,该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保证储热器的储热时常,以及如何能做到更经济合理的系统设计。>

4、因此,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中一所述管道上的真空泵(3)和空气压缩机(4),所述真空泵(3)位于所述低压储气洞(1)和所述空气压缩机(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安装在另一所述管道上的膨胀机(7),所述膨胀机(7)与外界发电机(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气体截止阀(10)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中一所述管道上的真空泵(3)和空气压缩机(4),所述真空泵(3)位于所述低压储气洞(1)和所述空气压缩机(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安装在另一所述管道上的膨胀机(7),所述膨胀机(7)与外界发电机(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气体截止阀(10)和第二气体截止阀(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储气洞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罐(9)分别通过两冷却液管道与所述气体冷却器(5)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铭明沈春颖徐庭彬徐存东王峰史立秋于峰周建芬苗恒录朱垠魏明海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