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化薄膜的辊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690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化薄膜的辊压结构,旨在提供了一种可增强被辊压部件限位效果的软化薄膜的辊压结构。它包括薄膜输送架、工作台和薄膜,薄膜输送架包括薄膜输送带、电机、限位条、辊压板和若干个滚动轴,电机上的电机轴与薄膜输送带连接,若干个滚动轴均匀分布于薄膜输送带的下端,滚动轴与薄膜输送架可拆卸连接,限位条与薄膜输送带可拆卸连接,薄膜套装于薄膜输送带上,薄膜与限位条可拆卸连接,工作台上安装有辊压环,薄膜输送带的上端与辊压板相接触,辊压环与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达到可增强被辊压部件限位效果的目的;可控制进行薄膜端部的限位工作;拥有辊压环的上下移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辊压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软化薄膜的辊压结构


技术介绍

1、辊压结构是对各种物体进行碾压滚动,从而让物体平整的结构。在工业开发后,各种工业产品便是需要在辊压结构的辊压工作后,才可顺利的使用到工作生活中。而辊压结构的技术,便是直接影响到了辊压后物体的外管、实用性和安全性的。

2、薄膜则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由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被广泛的使用于社会中。而薄膜的制作,便是需要经过辊压工作,才可让薄膜是平整的,但薄膜不仅是厚度很薄,而且材质很软,那么便是不可稳定的放置到一般的运动设备上,这样便是薄膜便是可能会被吹动,从而脱离限位的。

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542358u,授权公告日2020年09月22日,公开了一种泡沫板辊压结构,泡沫板输送座和压辊支撑座,所述泡沫板输送座的中端设置有泡沫板输送带,泡沫板输送座的侧端安装有伺服电机a,伺服电机a的输出端与泡沫板输送带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泡沫板输送座的一侧位于压辊支撑座的正下端,并在压辊支撑座正下端的泡沫板输送带内加装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与压辊支撑座的内侧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化薄膜的辊压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薄膜输送架、工作台(18)和薄膜(7),所述薄膜输送架包括薄膜输送带(5)、电机(11)、限位条(10)、辊压板(9)和若干个滚动轴(12),所述电机(11)上安装有电机轴,所述薄膜输送带(5)与电机轴连接,若干个滚动轴(12)均匀分布于薄膜输送带(5)的下端,所述滚动轴(12)与薄膜输送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条(10)与薄膜输送带(5)可拆卸连接,所述薄膜(7)套装于薄膜输送带(5)上,所述薄膜(7)的一端与限位条(10)可拆卸连接,所述薄膜(7)的另一端置于薄膜输送架的下端,所述工作台(18)上安装有辊压环(14),所述薄膜输送带(5)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化薄膜的辊压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薄膜输送架、工作台(18)和薄膜(7),所述薄膜输送架包括薄膜输送带(5)、电机(11)、限位条(10)、辊压板(9)和若干个滚动轴(12),所述电机(11)上安装有电机轴,所述薄膜输送带(5)与电机轴连接,若干个滚动轴(12)均匀分布于薄膜输送带(5)的下端,所述滚动轴(12)与薄膜输送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条(10)与薄膜输送带(5)可拆卸连接,所述薄膜(7)套装于薄膜输送带(5)上,所述薄膜(7)的一端与限位条(10)可拆卸连接,所述薄膜(7)的另一端置于薄膜输送架的下端,所述工作台(18)上安装有辊压环(14),所述薄膜输送带(5)的上端与辊压板(9)相接触,所述辊压环(14)的所在位置与辊压板(9)的所在位置上下对应,所述辊压环(14)与工作台(18)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化薄膜的辊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薄膜输送架上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柱一(1),若干个支撑柱一(1)从薄膜输送带(5)的前端到后端均匀分布,所述薄膜输送带(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柱一(1)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18)上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柱二(2),若干个支撑柱二(2)从工作台(18)的前端到后端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柱二(2)的高度大于支撑柱一(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化薄膜的辊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薄膜输送架上安装有两个连接板(4),所述薄膜输送带(5)和工作台(18)均置于两个连接板(4)之间,所述支撑柱一(1)和支撑柱二(2)均与连接板(4)连接,所述滚动轴(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4)可拆卸连接,所述辊压板(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4)连接,所述辊压板(9)上安装有支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庭峰田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班萘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