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立波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尾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666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9
本技术的一种电动尾翼,包括尾翼本体、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其包括第一尾翼连接座、装设在第一尾翼连接座上的旋转电机以及旋转轴;第一升降机构,其包括第二尾翼连接座、第一汽车连接座、第一摆臂组件以及第一连杆组件,第一摆臂组件一端与旋转轴一端相卡接,另一端与第一汽车连接座相铰接,第一连杆组件分别与第二尾翼连接座、第一汽车连接座相铰接;第二升降机构,其包括第三尾翼连接座、第二汽车连接座、第二摆臂组件以及第二连杆组件,第二摆臂组件一端与旋转轴另一端相卡接,另一端与第二汽车连接座相铰接,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与第三尾翼连接座、第二汽车连接座相铰接;该电动尾翼两端能够实现升降同步,稳定性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尾翼


技术介绍

1、电动尾翼是安装在车辆尾部的装置,通常用于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它可以帮助增加抓地压力,以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

2、目前的电动尾翼如专利文献号:cn215322915u,专利名称为:一种汽车尾翼及汽车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其中,它包括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尾翼,包括:尾翼本体;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顶座和升降组件,所述顶座与所述尾翼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用于与汽车尾门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顶座相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装置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相铰接,所述升降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顶座相铰接,所述顶座或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所述升降杆相连接的驱动装置。

3、对上述的公开内容做一个技术总结:即上述的一种汽车尾翼当采用两组升降装置时,其两个升降装置分别采用了驱动装置进行升降,即一个汽车尾翼采用两组独立的驱动装置进行升降,这种结构设置会导致如下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尾翼,包括尾翼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用于与尾翼本体(1)、汽车尾部相连接的升降装置(2),其中,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202)为蜗轮蜗杆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0)还包括角度止停机构(23),所以电机角度止停机构(23)包括套设在旋转轴(203)上的碰撞块(230)、装设在碰撞块(230)一端的第一触碰开关(231)以及与第一触碰开关(231)呈一定角度设置的第二触碰开关(232),所述碰撞块(230)分别与第一触碰开关(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尾翼,包括尾翼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用于与尾翼本体(1)、汽车尾部相连接的升降装置(2),其中,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202)为蜗轮蜗杆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0)还包括角度止停机构(23),所以电机角度止停机构(23)包括套设在旋转轴(203)上的碰撞块(230)、装设在碰撞块(230)一端的第一触碰开关(231)以及与第一触碰开关(231)呈一定角度设置的第二触碰开关(232),所述碰撞块(230)分别与第一触碰开关(231)和第二触碰开关(232)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碰开关(231)、第二触碰开关(232)均为微动开关,所述角度止停机构(23)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所述角度止停机构(23)的电路组成为:所述旋转电机(202)用于与汽车内部的电源串联连接并且通过车内遥控信号实现该电源启动或关闭,所述旋转电机(202)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触碰开关(231)与第一二极管(d1)并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二极管(d2)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触碰开关(232)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用于与汽车内部的电源串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二极管(d2)极性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1)的第二尾翼连接座(211)位于第一汽车连接座(212)的上方内侧,所述第一摆臂组件(213)包括分别装设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赵立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