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
技术介绍
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往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以下,简称作压缩机)。该压缩机具备驱动机构、驱动涡旋件、从动机构、从动涡旋件及筒状的壳体。
2、驱动涡旋件设置于壳体内,并且由驱动机构绕驱动轴心驱动旋转。从动涡旋件设置于壳体内,并且相对于驱动涡旋件偏心地绕从动轴心由驱动涡旋件及从动机构从动旋转。
3、驱动涡旋件具有驱动端板及驱动涡旋体。驱动端板在与驱动轴心交叉的方向上延伸。驱动涡旋体从驱动端板朝向从动涡旋件突出,呈涡旋状。
4、从动涡旋件具有从动端板及从动涡旋体。从动端板在与从动轴心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从动涡旋体从从动端板朝向驱动涡旋件突出,呈涡旋状。
5、驱动机构具有设置于壳体内的电动马达。电动马达具有固定于壳体的定子和配置于定子内且能够与驱动涡旋件一起旋转的转子。
6、在驱动涡旋件及从动涡旋件中,驱动涡旋体和从动涡旋体互相对向而形成压缩室,并且通过驱动旋转及从动旋转而使压缩室的容积变化。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100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在压缩机的工作中,通过在压缩室内压缩制冷剂而产生压缩载荷。该压缩载荷与驱动轴心方向相比主要在驱动轴心的径向上作用。因而,通过驱动轴心的径向的压缩载荷例如经由驱动涡旋件而向转子作用,该转子的行为可能会变得不稳定,
3、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以往的实情而完成,将抑制驱动涡旋件及从动涡旋件的行为因驱动轴心的径向的压缩载荷而变得不稳定作为要解决的课题。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专利技术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具备驱动机构、驱动涡旋件、从动机构、从动涡旋件及筒状的壳体,
6、所述驱动涡旋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由驱动机构绕驱动轴心驱动旋转,
7、所述从动涡旋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相对于所述驱动涡旋件偏心地绕从动轴心由所述驱动涡旋件及所述从动机构从动旋转,
8、所述驱动涡旋件具有在与所述驱动轴心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驱动端板和从所述驱动端板朝向所述从动涡旋件突出且呈涡旋状的驱动涡旋体,
9、所述从动涡旋件具有在与所述从动轴心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从动端板和从所述从动端板朝向所述驱动涡旋件突出且呈涡旋状的从动涡旋体,
10、所述驱动机构包含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定子和配置于所述定子内且能够与所述驱动涡旋件一起旋转的转子,
11、所述驱动涡旋件及所述从动涡旋件互相对向,所述驱动涡旋体和所述从动涡旋体形成压缩室,通过所述驱动旋转及所述从动旋转,所述驱动涡旋件及所述从动涡旋件使所述压缩室的容积变化,
12、所述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13、在与所述驱动轴心正交的假想平面中,
14、在将形成所述驱动涡旋体的驱动侧基圆的中心与形成所述从动涡旋体的从动侧基圆的中心的中点定义为通过所述驱动涡旋件及所述从动涡旋件的旋转而在所述驱动轴心的径向上产生的压缩载荷的作用点,
15、将相对于将第1接触点与第2接触点连结的假想线正交的方向定义为所述压缩载荷的载荷方向,所述第1接触点是所述驱动涡旋体的外侧面和所述从动涡旋体的内侧面在最外周侧相接触的接触点,所述第2接触点是所述驱动涡旋体的内侧面和所述从动涡旋体的外侧面在最外周侧相接触的接触点,
16、且将在所述驱动涡旋件及所述从动涡旋件旋转1圈的期间所述载荷方向变动的范围定义为变动范围时,
17、所述定子在所述壳体内定义固定轴心,
18、所述驱动轴心由所述转子定义,且被设定成:在所述变动范围中包含的所述载荷方向上,在非工作时相对于所述固定轴心分离,在工作时相对于所述固定轴心一致或接近。
19、在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中,通过在压缩室内压缩制冷剂,会产生主要在驱动轴心的径向上作用的压缩载荷。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除非特别说明,压缩载荷意味着在驱动轴心的径向上作用的压缩载荷。
20、即使是具有固定涡旋件及回旋涡旋件的涡旋型压缩机,也会在使回旋涡旋件回旋的旋转轴的径向上作用压缩载荷。该在旋转轴的径向上作用的压缩载荷的方向伴随于回旋涡旋件的回旋而旋转,变化360度。
21、相对于此,在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中,驱动涡旋件和从动涡旋件一边偏心一边以同一角速度旋转。因而,压缩载荷的方向在驱动轴心的周向上在压缩机的工作中不会大幅变化。即,在压缩机的工作中产生的压缩载荷的范围在驱动轴心的周向上被限定于预定的小的角度范围。本专利技术人们着眼于这一点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22、即,在驱动轴心的周向上,若压缩载荷的方向在工作中不大幅变化,则例如向驱动涡旋件作用的压缩载荷的方向也不会大幅变化。因而,在压缩机的工作中,驱动涡旋件始终被向该压缩载荷的方向推按。其结果,与驱动涡旋件一起旋转的转子及由转子定义的驱动轴心也被向该压缩载荷的方向推按而稍微移动。
23、在本专利技术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中,由固定于壳体的定子定义的固定轴心和由在定子内旋转的转子定义的驱动轴心被设定为预定的关系。即,被设定成:在如上述那样定义的变动范围中包含的载荷方向上,在压缩机的非工作时驱动轴心相对于固定轴心分离,在压缩机的工作时驱动轴心相对于固定轴心一致或接近。
24、因而,在压缩机的工作中,能够抑制由于驱动轴心在压缩载荷的方向上移动而产生与固定轴心的轴偏离。由此,能够抑制转子的行为因固定轴心与驱动轴心的轴偏离而变得不稳定,进而能够抑制驱动涡旋件及从动涡旋件的行为变得不稳定。
2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能够抑制驱动涡旋件及从动涡旋件的行为因驱动轴心的径向的压缩载荷而变得不稳定。
26、壳体优选在固定轴心的周向上具有薄壁部和厚度比薄壁部厚的厚壁部,薄壁部优选以包含变动范围的方式设置。
27、在将定子对于在周向上具有薄壁部和厚壁部的筒状的壳体通过压入而固定时,因过盈配合的影响,定子以从定子的本来的轴心位置向薄壁部侧稍微轴偏离的状态被固定。另外,该薄壁部以包含变动范围的方式设置。该定子的本来的轴心位置是指与在压缩机的非工作时在壳体内由轴承等配置于正规位置的转子的中心即驱动轴心一致的位置。
28、因而,定子以从本来的轴心位置朝向变动范围中包含的载荷方向稍微轴偏离的状态固定于壳体。即,由固定于壳体的定子定义的固定轴心从本来的轴心位置朝向载荷方向稍微轴偏离。
29、这样,由过盈配合的影响引起的固定轴心的轴偏离方向与压缩载荷的载荷方向一致。因而,在压缩机的工作中,驱动轴心被向压缩载荷的载荷方向推按而向固定轴心的轴偏离方向稍微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工作中的固定轴心与驱动轴心的轴偏离。
30、定子优选过盈配合固定于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具备驱动机构、驱动涡旋件、从动机构、从动涡旋件及筒状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驱动所述电动马达的变换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所述驱动涡旋件内置于所述转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具备驱动机构、驱动涡旋件、从动机构、从动涡旋件及筒状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旋转式涡旋型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藤圭史朗,本田和也,桥本友次,小林裕之,稻垣洋介,管原彬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