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636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地形测绘技术领域。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包括底座,还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用于驱动底座位移;壳体,壳体固设在底座上,壳体内活动设置有测绘设备,测绘设备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测绘仪器以及设置在测绘仪器顶部且用于封堵壳体顶部开口的顶板;以及磁吸组件,磁吸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控制测绘设备在壳体内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存放以及移动过程中,使测绘设备自动收纳在壳体中,从而对其进行防护,而在不使用时降低设备整体高度和重心,方便存储和移动工作,在野外进行测绘工作时,测绘设备自动移出壳体进行测绘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形测绘,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测绘工作中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来提高测绘质量,主要有:测绘前尽可能选择使用稳定性好、精度高的设备,规避由于设备质量对测绘的影响;使用已有测点进行比较,利用布设控制网时的静态gps的多余控制电,将其测量结果与rtk测得的结果进行比对,进而实现对测量结果的检查;重新测量比对发,在每次测量初始化以后,对前一次已经测过的高精度控制点进行重新测量,对比两次测量的结果,若误差在允许值范围内方可进行测量。

2、现有的测绘装置往往是安装在三角支架上的,需要测绘时把测绘仪本体安装到三角架上。在野外复杂地形进行多位置测量时需要不断更改测绘仪的位置,移动位置时一般连同三角架和测绘仪本体仪器整体搬运,会增加测绘人员的劳动量,给测绘带来极大不便,搬运过程中测绘仪本体露在外侧容易与外界异物碰撞而导致损坏,带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固设在壳体(2)内的电磁铁(4)以及与电磁铁(4)磁性相吸的上磁铁(401)和下磁铁(402),所述上磁铁(401)与底板(301)固连,所述底板(301)与壳体(2)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伸缩杆(4011),所述底座(1)顶部与壳体(2)底部开设有用于下磁铁(402)活动的活动槽(5),所述下磁铁(402)与活动槽(5)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伸缩杆(4021),所述下磁铁(402)外侧连接有防位移辅助组件。p>

3.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固设在壳体(2)内的电磁铁(4)以及与电磁铁(4)磁性相吸的上磁铁(401)和下磁铁(402),所述上磁铁(401)与底板(301)固连,所述底板(301)与壳体(2)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伸缩杆(4011),所述底座(1)顶部与壳体(2)底部开设有用于下磁铁(402)活动的活动槽(5),所述下磁铁(402)与活动槽(5)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伸缩杆(4021),所述下磁铁(402)外侧连接有防位移辅助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位移辅助组件包括与下磁铁(402)固连的支板(6),所述支板(6)上固设有用于封堵活动槽(5)的隔板(7),所述隔板(7)与底座(1)滑动相连,所述支板(6)远离下磁铁(402)的一端固连有外框(601),所述外框(601)上设置有若干弹性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与外框(601)固连的套管(8),所述套管(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801),所述第一活塞(801)与套管(8)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802),所述第一活塞(801)背离第一弹性元件(802)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杆(803),所述活动杆(803)的底部设置有接地板(8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803)的底部连接有万向球头(8031),所述接地板(804)上开设有用于万向球头(8031)活动的球槽(80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形测绘机器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伟邹兵高晓望尹少鹏姬建三郭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苍穹融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