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590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酯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酯纤维50‑70份、改性玻璃纤维10‑20份、成核剂1‑3份、润滑剂0.5‑2份、增韧剂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将三(4‑硝基苯基)磷酸酯反应合成含恶唑烷酮结构的磷酸酯,与氨基硅烷偶联剂结合后连接到玻璃纤维上。恶唑烷酮结构提高热稳定性,高温下阻碍分子链活动和热分解,降低热传导。改性引入氮、磷、硅元素有协效阻燃效果,磷形成覆盖层隔绝氧气,氮产生不燃气体稀释浓度,硅促进形成致密炭层,含磷部分生成阻燃物质,硅元素参与炭层形成。氨基偶联剂使玻璃纤维与聚酯纤维结合更紧密,提高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酯纤维,是一种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通过化学缩聚制成的合成纤维。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高强度、较好的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尺寸稳定性等。在纺织、包装、工程材料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其生产工艺相对成熟,成本较低,且性能在很多方面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因此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合成材料。

2、聚酯纤维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合成纤维,虽然具有诸多优良特性,但在某些性能方面仍存在局限性,例如存在热稳定性不足、阻燃隔热性能差、耐冲击性能差的缺陷。为了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纤维增强改性技术已经成为提升聚酯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纤维增强改性是通过将高强度、高模量的纤维与聚酯纤维复合,形成一种多相体系的复合材料。在这种复合材料中,增强纤维作为承载应力的主要组分,当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有效地分担载荷,阻止裂纹的扩展,从而提高整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它们与聚酯纤维结合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三(4-硝基苯基)磷酸酯和高锰酸钾的投料质量比为100:3-7: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羰基化磷酸酯、DMSO、硝基甲烷、碳酸钾、硼氢化钠、去离子水和二碳酸二叔丁酯的投料质量比为5:100-150:3-5:10-20:1-6:80-100: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三(4-硝基苯基)磷酸酯和高锰酸钾的投料质量比为100:3-7: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羰基化磷酸酯、dmso、硝基甲烷、碳酸钾、硼氢化钠、去离子水和二碳酸二叔丁酯的投料质量比为5:100-150:3-5:10-20:1-6:80-100: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含有恶唑烷酮结构的磷酸酯、二氯甲烷、三氯氧磷、n-甲基吗啉和氨基硅烷偶联剂的投料质量比为10:200-300:1-5:0.1-0.5:4.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改性的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乙醇水溶液和改性偶联剂的投料质量比为100:3-5。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磊蒋杰博孙克永何康宁王顺韩垒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赛克福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