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88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4
本技术涉及钻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接头、上壳体和下壳体,上接头和下壳体均与上壳体螺纹连接,且上接头与上壳体的螺纹旋向与钻进旋转方向相反、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螺纹旋向与钻进旋转方向相同;上接头内套设有传动芯轴,传动芯轴的上端与上接头键连接,传动芯轴的下端与上壳体键连接;上接头和上壳体之间设有径向连接件,上壳体设有用于限制传动芯轴轴向位置的轴向限位件;传动芯轴的通孔的上端设有用于承接激发球的接球座,下壳体的底部设有过流座。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并可通过投入激发球和地面开泵操作,控制工作状态由正常钻进状态切换为快速脱手状态,有效地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


技术介绍

1、随着油气探勘向深层和超深层拓展,超深井和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占比越来越高,而超深井内设置的多套压力系统和水平井钻进过程中的井壁失稳掉块问题,导致卡钻故障时有发生,且损失时间长、处理难度大。

2、目前常规的井下安全接头,主要用于在井下落鱼时配合作业工具进行井下打捞、套铣和测试作业。其内部传动机构相对简单,抗拉压强度、抗弯强度以及抗扭强度等结构强度较低,只能满足井下打捞和套铣作业要求,无法满足正常钻进时的大钻压、高转速和大扭矩工况,难以实现井下安全接头的随钻快速脱手。

3、综上所述,如何实现井下安全接头的随钻快速脱手,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并可通过投入激发球和地面开泵操作,控制工作状态由正常钻进状态切换为快速脱手状态,有效地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接头(1)、上壳体(4)和下壳体(6),所述上接头(1)和所述下壳体(6)均与所述上壳体(4)螺纹连接,且所述上接头(1)与所述上壳体(4)的螺纹旋向与钻进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下壳体(6)与所述上壳体(4)的螺纹旋向与所述钻进旋转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上接头(1)内的导流罩(2),所述导流罩(2)的通孔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导流罩(2)设于所述传动芯轴(3)的顶端,所述导流罩(2)通过径向连接件与所述上接头(1)连接。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接头(1)、上壳体(4)和下壳体(6),所述上接头(1)和所述下壳体(6)均与所述上壳体(4)螺纹连接,且所述上接头(1)与所述上壳体(4)的螺纹旋向与钻进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下壳体(6)与所述上壳体(4)的螺纹旋向与所述钻进旋转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上接头(1)内的导流罩(2),所述导流罩(2)的通孔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导流罩(2)设于所述传动芯轴(3)的顶端,所述导流罩(2)通过径向连接件与所述上接头(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芯轴(3)的顶端设有定位阶梯孔,所述导流罩(2)底部的定位凸台插入所述定位阶梯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钻脱手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心董维哲郭栋赵同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