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两用潜水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80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3
本技术公开了干湿两用潜水电泵,涉及潜水泵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潜水泵主体及过滤盒,潜水泵主体包括防护外壳,防护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电机,防护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叶轮外壳,叶轮外壳的一侧面安装有输入管,输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耳、开槽、连接杆、限制块、过滤盒、滤网、滑块和通槽,先将限制块转动为竖直状态,然后将过滤盒沿着输入管插入,使滑块在开槽内滑动,同时限制块和连接杆贯穿通槽,过滤盒卡接好后,再次转动限制块,使其转动为水平状态,且底表面与滑块的上表面相贴,使过滤盒被固定住,进而防止杂物进入潜水泵内,造成泵体损坏,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潜水泵设备,特别是涉及干湿两用潜水电泵


技术介绍

1、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而在污水处理中,潜水泵将污水池中底部污水输送到排污管道内,加速污水处理流。

2、潜水泵在使用时,水中的杂物容易堵塞吸水口,影响潜水泵的吸水流量,甚至造成潜水泵损坏,使得潜水泵无法继续工作,从而影响深井提水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干湿两用潜水电泵,解决潜水泵在使用时,水中的杂物容易堵塞吸水口,影响潜水泵的吸水流量,甚至造成潜水泵损坏,使得潜水泵无法继续工作,从而影响深井提水工作的效率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干湿两用潜水电泵,包括潜水泵主体及过滤盒,所述潜水泵主体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叶轮外壳,所述叶轮外壳的一侧面安装有输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干湿两用潜水电泵,包括潜水泵主体(1)及过滤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主体(1)包括防护外壳(101),所述防护外壳(10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防护外壳(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叶轮外壳(102),所述叶轮外壳(102)的一侧面安装有输入管(107),所述输入管(1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108),所述连接耳(108)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110),所述开槽(110)的一端延伸至输入管(107)内壁的两侧,所述开槽(1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1),所述连接杆(1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制块(112),所述限制块(112)的表面与连接耳(108)的表面持平...

【技术特征摘要】

1.干湿两用潜水电泵,包括潜水泵主体(1)及过滤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主体(1)包括防护外壳(101),所述防护外壳(10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防护外壳(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叶轮外壳(102),所述叶轮外壳(102)的一侧面安装有输入管(107),所述输入管(1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108),所述连接耳(108)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110),所述开槽(110)的一端延伸至输入管(107)内壁的两侧,所述开槽(1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1),所述连接杆(1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制块(112),所述限制块(112)的表面与连接耳(108)的表面持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2)设置于输入管(107)内,所述过滤盒(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02),所述滑块(202)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03),所述滑块(202)设置于开槽(110)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兆钢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博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