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78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包括发电机管道、高压连接管、低压连接管、发电机组以及减压驱动机构;所述发电机管道包括外电机管道和内电机管道;所述高压连接管与外电机管道的一端相连,减压驱动机构的一端与外电机管道的另一端相连,低压连接管与减压驱动机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发电机组设于内电机管道内,所述减压驱动机构包括减压管、旋转座以及传动叶片;所述减压管的两端分别与外电机管道和低压连接管相连;所述转子轴与旋转座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管道中介质在减压时浪费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用户提供部分用电保障,同时解决了减压阀在工作时因为大量能量冲击造成管输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尤其涉及新能源发电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场景中,都会广泛利用到气体、液体等流体介质的输送管线,在输送过程中,通常在流体介质的输入端需要给管线输入很大能量(压力)以克服延程损失,到终端(使用端)前再经过减压阀,把介质压力降到一个比较低的范围,以便达到终端的使用要求。这样,流体介质在经过减压阀后,减压阀前后就形成了很大的压差,目前通过减压阀进行减压后,这部分能量就白白浪费掉了。而且能量在管输系统前端大量堆积,造成管线震动、噪声,介质温度升高,对管输系统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2、因此,如何将这一部分能量利用起来,从而避免能源浪费,并且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提高流体介质管线的安全性能,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基于管道运输的流体介质在使用端能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能够将管道中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管道、高压连接管、低压连接管、发电机组以及减压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叶片呈弧形,且相邻两传动叶片之间形成弧形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背离发电机组的一端具有一导流罩,且该导流罩的表面呈球冠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减压驱动机构与发电机管道之间还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外导流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管道、高压连接管、低压连接管、发电机组以及减压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叶片呈弧形,且相邻两传动叶片之间形成弧形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背离发电机组的一端具有一导流罩,且该导流罩的表面呈球冠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减压驱动机构与发电机管道之间还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外导流管道和内导流管道,所述外导流管道两端分别与外电机管道和低压管道相连,内导流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内电机管道的端部和旋转座相连;在外导流管道和内导流管道之间设有导流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也呈弧形,且导流叶片的弯曲方向与传动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管路介质压差势能的自适应涡轮发电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周宇航郭天宝盛亚鹏邓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链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