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鸭胚原代肝脏细胞完全培养基、鸭胚原代肝脏细胞的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571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3
本申请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鸭胚原代肝脏细胞完全培养基,包括:0.08~0.12wt%5×10<supgt;‑5</supgt;M的地塞米松、0.8~1.2wt%200mM的L‑谷氨酰胺、0.8~1.2wt%1mg/mL的转铁蛋白、0.08~0.12wt%10mg/mL的维生素C、0.08~0.12wt%10<supgt;‑4</supgt;M的牛胰岛素、0.8~1.2wt%双抗、8~12wt%胎牛血清和余量的DMEM基础培养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DMEM基础培养基中加入L‑谷氨酰胺、转铁蛋白、牛胰岛素、胎牛血清等物质,可以保持细胞状态和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养基不含生长因子,成本低廉,可让肝脏细胞顺利传代到5代以上。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鸭胚原代肝脏细胞的培养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尤其涉及一种鸭胚原代肝脏细胞完全培养基、鸭胚原代肝脏细胞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肝脏是鸭的重要内脏器官,鸭肝细胞是鸭肝脏的主要功能细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对鸭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所以关于鸭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由于鸭肝脏细胞没有成熟的细胞系,现行的原代肝脏细胞分离方法大多不完善且对技术要求较高,严重制约了鸭的研究发展。

2、以往大多数研究,选用鸡或哺乳动物肝脏细胞系替代鸭肝脏细胞进行试验。但是,鸭与鸡或哺乳动物肝脏具有较大差别,所获得的试验结果并不具备代表性,因而,分离培养鸭原代肝脏细胞为探究鸭肝脏功能及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目前,原代细胞分离培养主要分为机械法和胶原酶灌注法。由于机械法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较大,所以胶原酶灌注法一直是分离肝脏细胞的经典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胶原酶灌注法分离的细胞纯度高,活力好,但是实施难度大,灌流过程需要恒流泵等特殊装置,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且难以在一般实验室应用。虽然,科研人员对分离方法进行不断改进,但是分离的肝细胞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成纤维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鸭胚原代肝脏细胞完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0.08~0.12wt%5×10-5M的地塞米松、0.8~1.2wt%200mM的L-谷氨酰胺、0.8~1.2wt%1mg/mL的转铁蛋白、0.08~0.12wt%10mg/mL的维生素C、0.08~0.12wt%10-4M的牛胰岛素、0.8~1.2wt%双抗、8~12wt%胎牛血清和余量的DMEM基础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胚原代肝脏细胞完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0.1wt%5×10-5M的地塞米松、1wt%200mM的L-谷氨酰胺、1wt%1mg/mL的转铁蛋白、0.1wt%10mg/mL的维生素C、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鸭胚原代肝脏细胞完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0.08~0.12wt%5×10-5m的地塞米松、0.8~1.2wt%200mm的l-谷氨酰胺、0.8~1.2wt%1mg/ml的转铁蛋白、0.08~0.12wt%10mg/ml的维生素c、0.08~0.12wt%10-4m的牛胰岛素、0.8~1.2wt%双抗、8~12wt%胎牛血清和余量的dmem基础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胚原代肝脏细胞完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0.1wt%5×10-5m的地塞米松、1wt%200mm的l-谷氨酰胺、1wt%1mg/ml的转铁蛋白、0.1wt%10mg/ml的维生素c、0.1wt%10-4m的牛胰岛素、1wt%双抗、10wt%胎牛血清和余量的dmem基础培养基。

3.一种鸭胚原代肝脏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策李金泽陈嘉庆陈玟静邓秋怡李雪王丽华朱勇文杨琳曹庆云叶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