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和光电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单分子蛋白超薄纳米膜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单分子蛋白超薄纳米膜作为夹层材料,在各种基材上获得稳定的金属涂层,应用于隐秘信息器件、拉曼增强器件、智能窗口器件、印刷器件、触觉传感器等。
技术介绍
1、通过整合多种性能,可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实现柔性高分子材料的多功能化。例如,将导电性、光学性能和机械韧性结合在一起,可以制造出更高效、更灵活的电子和光学器件。同时,开发多功能材料降低了需要使用不同材料的需求,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并降低了废弃物产生的可能性。这种综合性能的材料还能促进创新性应用的出现,在电子皮肤、医疗植入、生物智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实现光电磁等信息信号的相互转换,为未来信息科学变革提供潜在的支柱材料。这种材料有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更舒适、更安全、更便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2、拓宽柔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实现其多功能性至关重要。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然而,两种材料之间的界面粘附需要在它们的界面上有很强的相互作用,而这对于惰性柔性聚合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薄蛋白质纳米膜的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薄蛋白质纳米膜的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蛋白质选自溶菌酶、乳白蛋白、胰岛素、β-乳球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α-乳白蛋白、纤维蛋白原、β-淀粉样蛋白、转铁蛋白、胶原蛋白、胃蛋白、角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乳铁蛋白、清蛋白、白蛋白、甲状腺乳球蛋白、朊蛋白、Aβ肽、α-突触核蛋白、α-淀粉酶、胃蛋白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核糖核酸酶A、细胞色素c、胱抑素C、DNA聚合酶、干酪素、亨廷顿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纤维蛋白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薄蛋白质纳米膜的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薄蛋白质纳米膜的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蛋白质选自溶菌酶、乳白蛋白、胰岛素、β-乳球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α-乳白蛋白、纤维蛋白原、β-淀粉样蛋白、转铁蛋白、胶原蛋白、胃蛋白、角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乳铁蛋白、清蛋白、白蛋白、甲状腺乳球蛋白、朊蛋白、aβ肽、α-突触核蛋白、α-淀粉酶、胃蛋白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核糖核酸酶a、细胞色素c、胱抑素c、dna聚合酶、干酪素、亨廷顿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纤维蛋白原、角蛋白、大豆分离蛋白、豌豆分离蛋白、玉米醇溶蛋白、麦醇溶蛋白、谷蛋白、燕麦蛋白、土豆蛋白、火麻仁蛋白、核桃蛋白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薄蛋白质纳米膜的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还原剂选自半胱氨酸、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还原性谷胱甘肽、2-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二巯基丁二酸、亚硫酸钠、β-巯基乙醇、双氧水、臭氧、高铁酸钠、三价钴盐、氯酸盐、高锰酸钾、过硫酸盐、重铬酸钾、浓硫酸、盐酸、硝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氟气、氯气、铋酸钠、高碘酸、二氯化铅、盐酸胍、尿素、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三氟乙酸、丙二酰胺、硫代尿素、硒代尿素、碲代尿素、精氨酸酮酸、精氨酸酯、精氨酸酰胺、瓜氨酸酮酸、瓜氨酸酯、瓜氨酸酰胺、鸟氨酸酮酸、鸟氨酸酯、鸟氨酸酰胺、黄嘌呤、次黄嘌呤、三氧基嘌呤、茶碱、可可碱、咖啡因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薄蛋白质纳米膜的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疏水材料选自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腈、聚丙烯酸或其衍生物、聚丙烯、硅橡胶、含疏水功能的纳米涂层材料中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薄蛋白质纳米膜的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基材为柔性基材或非柔性基材,所述非柔性基材选自硅、玻璃、石英、云母、瓷器中任意一种,所述柔性基材选自聚酰胺、聚缩醛、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氨酯、聚氧化二甲苯、聚硫化二甲苯、聚醚酮、聚芳香酯、聚砜、聚醚酰亚胺、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聚氧化二甲苯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