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以及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以及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568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以及检测装置,包括透镜区和离焦区;所述透镜区具有朝向用户脸部的第一弧面和远离用户脸部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相对设置;所述离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弧面上,且所述离焦区由若干高度不同的微透镜有序排列而成;所述离焦区包括位于中心区域的中央光学区和4个分别位于镜片上侧、下侧、颞侧以及鼻侧周边区域的象限区;4个象限区离焦量比值为颞侧象限区>鼻侧象限区>下侧象限区>上侧象限区>中央光学区;所述微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弧面的顶点的连线形成的面为非球面;所述微透镜的高度为从所述第二弧面至该微透镜顶点/顶面的最短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精准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和调节滞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镜片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以及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关于近视的性质、成因和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周边离焦是目前能够得到较多认可的一个。周边离焦的作用原理是一部分光线通过镜片在视网膜上成像,另一部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性离焦信号,从而抑制近视加深。

2、然而近视眼球处于非正圆球形,4个象限视网膜周边处于4个互不相同屈光度数,因此需要的离焦量应该是不一样的,而现有离焦镜片的微透镜带来的离焦量是相同的。青少年近视眼存在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和调节滞后,近视眼球的视网膜各个象限区、各个轴位的屈光度数呈现不对称性,现有离焦框架眼镜片存在与视网膜各个象限区、各个轴位的屈光度数不匹配,仍然产生周边屈光参差或者不能精准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和调节滞后,同时离焦框架眼镜片各个象限区、各个轴位的屈光度数的检测非常不方便,且检测效果与实际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以及检测装置,其解决了不能精准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和调节滞后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包括透镜区和离焦区;

6、所述透镜区具有朝向用户脸部的第一弧面和远离用户脸部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相对设置;

7、所述离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弧面上,且所述离焦区由若干高度不同的微透镜有序排列而成;

8、所述离焦区包括位于中心区域的中央光学区和4个分别位于镜片上侧、下侧、颞侧以及鼻侧周边区域的象限区;4个象限区离焦量比值为颞侧象限区>鼻侧象限区>下侧象限区>上侧象限区>中央光学区;

9、所述微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弧面的顶点的连线形成的面为非球面;

10、所述微透镜的高度为从所述第二弧面至该微透镜顶点/顶面的最短距离。

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将框架眼镜片面形制备成中央光学区、上侧象限区、下侧象限区、颞侧象限区和鼻侧象限区5个区域,象限区制备不同正加值,具有与视网膜周边各个象限屈光度数相匹配,又考虑到视近调节滞后、镜片非球面优化,更加符合近视眼球的周边屈光参数,从而精准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和调节滞后。

12、优选地,所述微透镜的立体结构为半球体、半椭圆球体、圆柱体、六棱柱体或三棱柱体。

13、优选地,所述微透镜排列成的所述离焦区呈多个同心设置且直径依次增大的圆环形;

14、形成所述圆环形的微透镜的立体结构为半球体和半椭圆球体,径向上位于外侧的微透镜的直径大于位于内侧的微透镜的直径。

15、优选地,所述离焦区的所述微透镜呈放射状排列;

16、所述微透镜的立体结构为圆柱体,径向上位于外侧的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位于内侧的圆柱体的直径。

17、优选地,所述微透镜排列成的所述离焦区呈多边环形;

18、形成所述多边环形的微透镜的立体结构为棱柱体。

19、优选地,所述微透镜间隔设置,周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微透镜的距离沿径向向外逐渐增大。

20、优选地,所述离焦区内所述微透镜的度数即离焦量范围是+3.00d-+4.00d。

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架体、设置于所述检测架体上并对所述近视防控镜片进行夹持的镜片夹持架、设置于所述检测架体上且位于所述镜片夹持架一侧的眼球模拟模块、设置于所述镜片夹持架远离所述眼球模拟模块一侧的观察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眼球模拟模块远离所述镜片夹持架一侧的图像收集模块。

22、优选地,所述眼球模拟模块包括眼球放置平台、球接于所述眼球放置平台内部的模拟眼球以及设置于所述眼球放置平台内部驱动所述模拟眼球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眼球放置平台中部水平开设有成贯穿式的透视孔,所述眼球放置平台于所述透视孔内壁同轴开设有供所述模拟眼球放入并转动的球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滚动内嵌于所述眼球放置平台内的驱动球以及设置所述眼球放置平台内且位于所述驱动球两端的竖直驱动带和水平驱动带,所述驱动球位于所述模拟眼球下侧且抵接于所述模拟眼球,所述模拟眼球随所述驱动球转动向相反方向转动,所述竖直驱动带和所述水平驱动带均为小型输送带且分别成竖直和水平设置,所述竖直驱动带和所述水平驱动带抵紧于所述驱动球侧端并随运行靠摩擦带动所述驱动球转动。

23、优选地,所述观察模块包括呈竖直设置且一端面朝向所述镜片夹持架的观察平台、设置于所述观察平台靠近所述镜片夹持架一端面的观察物以及设置于所述观察平台四边角处的钢丝绳收卷器,所述钢丝绳收卷器上的钢丝绳固定于所述观察物,所述观察物随四台所述钢丝绳收卷器对钢丝绳的收放进行移动。

24、(三)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6、首先,本专利技术将离焦框架眼镜片面形制备成中央光学区、上侧象限区、下侧象限区、颞侧象限区和鼻侧象限区5个区域,象限区制备不同正加值,具有与视网膜周边各个象限屈光度数相匹配,又考虑到视近调节滞后、镜片非球面优化,更加符合近视眼球的周边屈光参数,从而精准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和调节滞后。

27、其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离焦框架眼镜片,不同象限区离焦量不同,更加符合眼球的不同轴位的不同屈光度数分布,更加接近人眼睛视网膜周边屈光分布状态,基于眼球生理学及眼球光学的个体化光学定制。

28、最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可以更加准确的模拟实际眼球观看效果并对离焦框架眼镜片进行检测,且检测过程更加方便快速,检测结果更加贴近真是更加精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8.一种用于检测权利要求1-9任意一所述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象限离焦量不同的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祥田磊王海龙张照程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