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检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电缆的需求量增大,产生了日益壮大的生产规模,电缆产品质量不达标的现象也逐渐显露出来,对电缆的优质率、成品率要求越来越高,也要求电缆生产的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对出产电缆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保证质量过关。外观质量检测和直径测量是线缆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2、现有的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均是采用相机拍摄后进行外观分析,但是由于电缆在生产过程会产生一些抖动,然而拍摄时没有对电缆的支撑或者支撑仅仅是放置在一个平面上,会造成拍摄出来的电缆图像模糊,无法检测出电缆正确的边界和细节,从而无法准确的判断电缆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效的降低电缆生产过程抖动带来的电缆质量判断不准确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包括外框架、滚轮以及支撑架;
4、所述滚轮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滚轮可相对于支撑架转动,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外框架上,所述支撑架与外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滚轮设置为两端凸起、中间凹陷的形状,所述滚轮中间凹陷处放置有电缆。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一个中间凹陷两端凸起的滚轮,电缆线放置在滚轮中间位置,相当于对电缆线起到固定作用,电缆线的粗细不同,会卡在不同直径的凹陷位置,有效的对电缆线起到固定但是并不是夹紧,有效的实现了防止电缆线抖动的现象
6、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片以及锁紧螺母,所述移动片上设置有供锁紧螺母穿过的移动孔位,所述锁紧螺母固定在外框架上,所述移动片可相对于锁紧螺母上下移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移动片的上下,带动滚轮上下移动,从而使电缆的位置可调节,将移动片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采用锁紧螺母锁紧,固定移动片的位置,有效的实现了线缆位置的可调节性。
8、优选的,所述外框架两端分别设立一个滚轮以及支撑架,所述电缆横穿外框架内部,并搭设在两侧的滚轮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框架两端均设置滚轮,从而是两侧均对电缆起到支撑作用,有效的避免了电缆的抖动带来的影响。
10、优选的,所述外框架内部设置有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包括双远心镜头,所述双远心镜头设置有多个,绕电缆呈环状均匀分布在外框架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双远心镜头对电缆进行拍摄,且设置多个,为了有效的拍摄更多细节。
12、优选的,所述拍摄组件还包括平行光面光源,所述平行光面光源设置有多个,所述平行光面光源设置在双远心镜头对立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个双远心镜头对面都需要放置一个平行光面光源,有效的保证了外框架内部的光线充足,使双远心镜头拍照时照片清晰。
14、优选的,所述平行光面光源与双远心镜头交叉放置,所述拍摄组件绕电缆轴线方向呈环状摆放。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拍摄组件环状摆放,有效的拍摄到电缆的各个方位。
16、优选的,所述拍摄组件与外框架之间设置有移动调节组件,所述移动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拍摄组件的固定块以及安装在外框架上的螺杆,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固定块可相对于螺杆移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缆粗细不同,所以需要调节拍摄组件距离电缆的位置,从而使电缆拍摄的更加清晰,使用移动调节组件有效的使拍摄组件靠近或者远离电缆。
18、优选的,所述螺杆两侧平行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固定块,所述限位杆安装在外框架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避免推动固定块时出现偏移旋转现象,设置限位杆起到导向作用。
20、优选的,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摇动把手。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杆时利用摇动把手,会更加省力。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23、1.设置一个中间凹陷两端凸起的滚轮,电缆线放置在滚轮中间位置,相当于对电缆线起到固定作用,电缆线的粗细不同,会卡在不同直径的凹陷位置,有效的对电缆线起到固定但是并不是夹紧,有效的实现了防止电缆线抖动的现象,进一步降低电缆线拍摄质量带来质量检测不准确状况;
24、2.通过调节移动片的上下,带动滚轮上下移动,从而使电缆的位置可调节,将移动片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采用锁紧螺母锁紧,固定移动片的位置,有效的实现了线缆位置的可调节性;
25、3.每一个双远心镜头对面都需要放置一个平行光面光源,有效的保证了外框架内部的光线充足,使双远心镜头拍照时照片清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1)、滚轮(2)以及支撑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片(5)以及锁紧螺母(6),所述移动片(5)上设置有供锁紧螺母(6)穿过的移动孔位,所述锁紧螺母(6)固定在外框架(1)上,所述移动片(5)可相对于锁紧螺母(6)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两端分别设立一个滚轮(2)以及支撑架(3),所述电缆(4)横穿外框架(1)内部,并搭设在两侧的滚轮(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内部设置有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包括双远心镜头(7),所述双远心镜头(7)设置有多个,绕电缆(4)呈环状均匀分布在外框架(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组件还包括平行光面光源(8),所述平行光面光源(8)设置有多个,所述平行光面光源(8)设置在双远心镜头(7)对立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组件与外框架(1)之间设置有移动调节组件,所述移动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拍摄组件的固定块(9)以及安装在外框架(1)上的螺杆(10),所述固定块(9)上设置有与螺杆(10)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固定块(9)可相对于螺杆(10)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两侧平行设置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穿过固定块(9),所述限位杆(11)安装在外框架(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一端设置有摇动把手(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1)、滚轮(2)以及支撑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片(5)以及锁紧螺母(6),所述移动片(5)上设置有供锁紧螺母(6)穿过的移动孔位,所述锁紧螺母(6)固定在外框架(1)上,所述移动片(5)可相对于锁紧螺母(6)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两端分别设立一个滚轮(2)以及支撑架(3),所述电缆(4)横穿外框架(1)内部,并搭设在两侧的滚轮(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内部设置有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包括双远心镜头(7),所述双远心镜头(7)设置有多个,绕电缆(4)呈环状均匀分布在外框架(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组件还包括平行光面光源(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钧,褚厚锋,马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紫金山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基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