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5635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包括:线缆框,所述线缆框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开口,线缆框顶部配置为开放状态,且内部形成有用于放置供电线缆的空间;限位框,通过连接件同轴设置在所述线缆框上方,以限定供电线缆沿线缆框中部进出线缆框;所述限位框与连接件还共同作为避免收纳在线缆框内的供电线缆经线缆框顶部脱离线缆框的限位件;竖向件,同轴设置在所述线缆框内部,以限定供电线缆在线缆框内的盘绕路径。所述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能防止供电线缆与线缆框内壁发生刮扯、缠绕等因素致使线缆被燃烧和拉扯断,同时还能避免作业晃动时收纳在线缆框内的供电线缆脱离线缆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1、操控桥式起重机装夹钢坯、型材时,夹钳在上升下降作业过程中,供电线缆的有效存放对于防止高温铸坯导致电缆燃烧至关重要。由于作业施工环境温度较高,现有用于安放供电线缆的线缆框侧壁一般会设置若干用于通风的开口,在作业过程中,供电线缆随夹钳移动而相对于线缆框上下移动时,容易与线缆框侧壁的开孔发生刮扯、缠绕等,导致供电线缆容易发生燃烧、拉断等情况,进而导致装夹作业被迫停止,造成生产的中断。若能有效解决此问题,既能避免对生产上造成的影响,也将充分有效的降低起重机维修维护成本及故障率,避免了抢修人员在抢修过程中的登高作业,同时在抢修过程中由于夹具长时间装夹红钢后夹具表面温度太高,可能会增加抢修人员被烫伤的机率,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以及钢坯装车时,被拉扯断的有电端线缆搭接在车上存在触电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线缆框顶部为完全开口设计,使得作业过程中的晃动容易导致供电线缆从开口处脱离线缆框,影响供电线缆的收放效果。

2、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供电线缆与线缆框内壁发生刮扯、缠绕等因素致使线缆被燃烧和拉扯断,降低行车维修维护成本及故障率,以及降低因供电线缆被拉扯断进行抢修作业时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同时还能避免作业晃动时收纳在线缆框内的供电线缆脱离线缆框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p>3、一种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包括:

4、线缆框,所述线缆框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开口,线缆框顶部配置为开放状态,且内部形成有用于放置供电线缆的空间;

5、限位框,通过连接件同轴设置在所述线缆框上方,以限定供电线缆沿线缆框中部进出线缆框;所述限位框与连接件还共同作为避免收纳在线缆框内的供电线缆经线缆框顶部脱离线缆框的限位件;

6、竖向件,同轴设置在所述线缆框内部,以限定供电线缆在线缆框内的盘绕路径。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件且呈沿竖直向上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形状。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件为圆台或圆锥。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框由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相同的圆环连接而成。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沿限位框周向分布的若干杆体。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环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线缆框直径的1/5。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锥或圆台的底面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圆环直径。

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框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将线缆框安装在桥式起重机上的支架。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通过在线缆框内部设置用于供电线缆盘绕的竖向件,并在线缆框上方设置限位框,能利用限位框调整供电线缆的收放路径,使供电线缆穿过限位框以与竖直向下方向呈一定角度落入线缆框并沿竖向件周边盘绕在线缆框内,限定供电线缆沿线缆框中部进出线缆框,避免供电线缆直接从线缆框开口落入线缆框内时,由于线缆框上部处于完全开放状态,对供电线缆的收放路径没有限制而使得供电线缆经线缆框顶部的不同位置落入线缆框内,造成供电线缆缠绕以及供电线缆与线缆框侧壁发生缠绕,以及当供电线缆沿线缆框顶部开口的边缘进出线缆框时,使得供电线缆容易与线缆框侧壁的开口发生刮扯。另外,限位框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线缆框上方的设置,还能使限位框和连接件共同作为限位件,避免作业过程中,由于晃动使得收纳在线缆框内的供电线缆从线缆框顶部开口脱离,影响供电线缆的收放。

16、2.本技术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不仅具有安装便捷、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而且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能间接有效提高起重机夹坯料的安全性,故障率从未使用前每年36-40次断线及燃烧,减少至5次以内,有效降低了行车生产故障,提高生产率。另外,所述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可适应多种带线缆框盘绕线的起重机设备,维护次数及改造成本远远小于预期目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件且呈沿竖直向上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件为圆台或圆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由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相同的圆环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沿限位框周向分布的若干杆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线缆框直径的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或圆台的底面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圆环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框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将线缆框安装在桥式起重机上的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件且呈沿竖直向上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件为圆台或圆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由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相同的圆环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吕俊黄义伟梁勇庞传高李祖泉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