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562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2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包括第一锚具、与第一锚具配合的用于夹紧隧道锚索的第一夹片、与第一锚具后端连接的连接头、接长锚索、与连接头后端连接的第二锚具、以及与第二锚具配合的用于夹紧接长锚索的第二夹片;接长装置还包括与第一锚具前端螺纹连接且能够套设在隧道锚索外的夹片顶退筒,夹片顶退筒具有伸入第一锚具中并能够与第一夹片前端面抵接的相抵部,通过旋转夹片顶退筒,在相抵部的推力作用下,第一夹片能够在第一锚具中向后运动。本技术通过旋转夹片顶退筒,便可使第一夹片快速松开隧道锚索,实现该接长装置在隧道锚索上的快速拆卸,使得该接长装置能够在频繁更换锚索检测的场景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锚索接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锚索接长装置


技术介绍

1、隧道开挖后,由于打破了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往往会导致失稳的发生,增加了安全隐患。为了保障隧道构件在应力重新分布后的稳定性,引入了一些措施,如钢支撑和锚索。在这些措施中,预应力锚索的有效预应力对于隧道构件的长期稳定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评价锚索的施工质量,特别是其抗拉承载力,需要解决锚索支护隧道的检测和鉴定问题。然而,在锚索支护隧道的检测和鉴定过程中,有时锚索已经施工完成并进行了工作段切割,导致无法对锚索进行张拉检测,从而无法评价锚索的施工质量。

2、在实际施工中,部分锚索的外露部分通常只有3-5cm,而现有的锚索检测方法需要锚索超出锚具长度至少70cm。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398477y公开了一种锚索接长器,该接长器能够将锚索进行延伸接长,在通过接长的锚索进行张拉检测时,接长器两端的锚索被拉伸,使得夹片与锚板的过盈连接越来越紧,预应力检测完毕后,从锚索上拆卸该接长器时,难以快速将夹片从锚板中后退而松开隧道锚索,因此在频繁更换锚索检测的场景中使用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锚索接长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包括第一锚具、位于第一锚具中与之配合且能够套设并夹紧在隧道锚索末端外的第一夹片、与第一锚具后端活动连接的连接头、与连接头后端活动连接的第二锚具、位于第二锚具中与之配合的第二夹片、以及夹紧固定在第二夹片中的接长锚索;接长装置还包括与第一锚具前端螺纹连接且能够套设在隧道锚索外的夹片顶退筒,夹片顶退筒具有伸入第一锚具中并能够与第一夹片前端面抵接的相抵部,通过旋转夹片顶退筒,在相抵部的推力作用下,第一夹片能够在第一锚具中向后运动。

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锚具的前端设置夹片顶退筒,通过旋转夹片顶退筒,夹片顶退筒上的相抵部便可将第一夹片向后顶,解开第一锚具内壁与第一夹片外壁的过盈配合,使第一夹片快速松开隧道锚索,实现该接长装置在隧道锚索上的快速拆卸,使得该接长装置能够在频繁更换锚索检测的场景中使用。

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的外壁与第一锚具的内壁锥面配合,第一夹片的大端位于小端的后侧;第二夹片的外壁与第二锚具的内壁锥面配合,第二夹片的大端位于小端的前侧。

5、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片与第一锚具采用锥面配合,第二夹片与第二锚具也采用锥面配合,且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小端相互远离,在张拉接长锚索时,第一夹片与第一锚具的连接、以及第二夹片与第二锚具的连接越拉越紧,使得该接长装置不会从隧道锚索上松脱。

6、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头具有伸入第一锚具中且能够与第一夹片后端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部,通过使所述连接头相对第一锚具向前运动,在第一抵接部的推力作用下,第一夹片的外壁能够与第一锚具的内壁过盈配合以夹紧隧道锚索;连接头具有伸入第二锚具中且能够与第二夹片前端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部,通过使所述连接头相对第二锚具向后运动,在第二抵接部的推力作用下,第二夹片的外壁能够与第二锚具的内壁过盈配合以夹紧接长锚索。

7、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连接头相对第一锚具向前运动,第一夹片便可夹紧隧道锚索,通过使连接头相对第二锚具向后运动,第二夹片便可夹紧接长锚索,操作简单。

8、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锚具的后端与连接头螺纹连接,通过相对第一锚具旋转连接头,第一夹片能够夹紧隧道锚索;第二锚具的前端与连接头螺纹连接,通过相对第二锚具旋转连接头,第二夹片能够夹紧接长锚索。

9、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均与连接头螺纹连接,能够自锁,而且通过相对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旋转连接头,便可使第一夹片便可夹紧隧道锚索、第二夹片能够夹紧接长锚索,采用旋转的操作方式,更便捷。

10、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锚具前端的外壁具有外螺纹,夹片顶退筒的内壁上具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11、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夹片顶退筒的外壁上具有能够插入扭力杆的连接孔。

12、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孔,便于将扭力杆插入连接孔中,通过扭力杆使夹片顶退筒旋转,更省力。

13、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夹片顶退筒的外壁具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连接孔延伸至突出部的外端。

14、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突出部以延长连接孔的深度,使扭力杆与连接孔的接触长度更长,提高强度。

15、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夹片顶退筒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1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位移传感器,在张拉接长锚索时,可获知第一夹片是否被拉动,以此确定隧道锚索是否被拉伸,而且根据位移传感器可获得隧道锚索的伸长量,以得出锚下预应力,提高该接长装置的实用性。

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包括第一锚具、位于第一锚具中与之配合且能够套设并夹紧在隧道锚索末端外的第一夹片、与第一锚具后端活动连接的连接头、与连接头后端活动连接的第二锚具、位于第二锚具中与之配合的第二夹片、以及夹紧固定在第二夹片中的接长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长装置还包括与第一锚具前端螺纹连接且能够套设在隧道锚索外的夹片顶退筒,所述夹片顶退筒具有伸入所述第一锚具中并能够与第一夹片前端面抵接的相抵部,通过旋转所述夹片顶退筒,在相抵部的推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夹片能够在第一锚具中向后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的外壁与第一锚具的内壁锥面配合,所述第一夹片的大端位于小端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具有伸入第一锚具中且能够与第一夹片后端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部,通过使所述连接头相对第一锚具向前运动,在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推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夹片的外壁能够与第一锚具的内壁过盈配合以夹紧隧道锚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具的后端与连接头螺纹连接,通过相对所述第一锚具旋转连接头,所述第一夹片能够夹紧隧道锚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具前端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夹片顶退筒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顶退筒的外壁上具有能够插入扭力杆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顶退筒的外壁具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所述连接孔延伸至突出部的外端。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顶退筒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包括第一锚具、位于第一锚具中与之配合且能够套设并夹紧在隧道锚索末端外的第一夹片、与第一锚具后端活动连接的连接头、与连接头后端活动连接的第二锚具、位于第二锚具中与之配合的第二夹片、以及夹紧固定在第二夹片中的接长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长装置还包括与第一锚具前端螺纹连接且能够套设在隧道锚索外的夹片顶退筒,所述夹片顶退筒具有伸入所述第一锚具中并能够与第一夹片前端面抵接的相抵部,通过旋转所述夹片顶退筒,在相抵部的推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夹片能够在第一锚具中向后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的外壁与第一锚具的内壁锥面配合,所述第一夹片的大端位于小端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锚索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具有伸入第一锚具中且能够与第一夹片后端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部,通过使所述连接头相对第一锚具向前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锋王治才晏鹏博张爱军张兆鹏汪波方正廖强周后飞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