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21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装置包括:锚坝,为坝体结构,固定于地面;恒阻装置,至少在锚坝上设置两个恒阻装置;恒阻装置等距排列,且每个恒阻装置设置相同的布设角度;地锚,地锚固定于地面、与恒阻装置对应设置,且与锚坝具有高度差;缓冲网片,为网状物;缓冲网片的第一端通过恒阻装置连接至锚坝上,缓冲网片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地锚上;当受到泥石流流体冲击时,缓冲网片可以缓冲并阻挡沙石的下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吸能型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及方法,吸收利用泥石流的冲击动能,提高坝体的抗冲击能力,结构安全可靠,有效实现泥石流冲击破坏的防治工程突破。有效实现泥石流冲击破坏的防治工程突破。有效实现泥石流冲击破坏的防治工程突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泥石流防治预警
,具体涉及一种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泥石流的致灾性主要表现在流体运动对桥梁、民用建筑、隧道带来的冲击破坏,泥石流拦挡工程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灾害防治实践。在应对泥石流冲击灾害的措施多以纯“刚性”或“柔性”为手段,前者以各类建筑材料构筑的拦挡坝系、排导槽、防冲肋墙为主要手段,后者以可变形的轻质钢网用以拦截泥石流中的固体颗粒及杂物,以减少冲击破坏力的工程措施为主要手段,在泥石流防治工程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
[0003]然而采用“刚性”措施会导致受到流体大块石的冲击而造成局部损毁的情况,采用“柔性”措施由于抗冲击力不足将导致防治工程失效,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得到修复,不能达到能够持续使用的状态。因此,以上两种措施均无法承受多次泥石流的巨大冲击能量。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吸能型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及方法,吸收利用泥石流的冲击动能,提高坝体的抗冲击能力,结构安全可靠,有效实现泥石流冲击破坏的防治工程突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申请:
[0007]一种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0008]锚坝,为坝体结构,固定于地面;
[0009]恒阻装置,至少在所述锚坝上设置两个所述恒阻装置;所述恒阻装置等距排列,且每个恒阻装置设置相同的布设角度;
[0010]地锚,所述地锚固定于地面、与所述恒阻装置对应设置,且与所述锚坝具有高度差;
[0011]缓冲网片,为网状物;所述缓冲网片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恒阻装置连接至所述锚坝上,所述缓冲网片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地锚上;
[0012]当受到泥石流流体冲击时,所述缓冲网片可以缓冲并阻挡沙石的下落。
[0013]优选的,所述恒阻装置包括:
[0014]恒阻装置锚墩,为中心设置通孔的柱状体;所述恒阻装置锚墩的第一面与所述锚坝的背面相贴;所述背面为所述锚坝背对泥石流流体冲击的一面;
[0015]锚垫板,为中心设置通孔的板状物,相贴于所述恒阻装置锚墩的第二面;
[0016]钢绞线锚索,同时穿过所述恒阻装置锚墩和所述锚垫板、与所述地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恒阻装置还包括:
[0018]恒阻套管,同轴设于所述钢绞线锚索外;所述恒阻套管为钢制管状体,所述恒阻套
管包括同轴设于其内部的恒阻体,以及同轴设于其外部的力学传感器。
[0019]优选的,所述恒阻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发射装置,通过数据连接至所述力学传感器,以便采集所述力学传感器的受力数据,并将所述受力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出。
[0020]优选的,所述地锚包括:
[0021]地锚锚墩:地锚锚墩设置于地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地锚锚墩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钢制构件;
[0022]地锚基础:设置于地底;
[0023]地锚锚杆:所述地锚锚杆为预应力螺纹钢筋;从所述地锚锚墩内部垂直穿过所述地锚基础延伸至地底;
[0024]消力缓冲环:为钢质高强度环形结构,与所述地锚锚杆焊接,连接至所述钢制构件上。
[0025]优选的,所述地锚还包括:
[0026]地锚锚垫板,为板状物;所述锚垫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地锚锚墩的下表面相贴,同时所述锚垫板的下表面与地面相贴,并通过螺栓连接将所述锚垫板与地锚基础固定;
[0027]钢制套管,为套筒结构,同轴设置于所述地锚锚杆外部;从所述地锚锚墩内部垂直穿过所述地锚锚垫板以及所述地锚基础延伸至地底。
[0028]优选的,所述钢制套管与所述地锚锚杆之间采用压力灌浆处理,注浆体抗压强度大于20MPa,浆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0029]所述锚垫板的底面通过水泥砂浆找平后紧贴沟道地面;
[0030]所述地锚锚杆采用直径18mm

50mm的预应力螺纹钢筋。
[0031]优选的,所述缓冲网片还包括:
[0032]支撑绳,平行设置在所述缓冲网片上;所述支撑绳与所述钢绞线锚索交叉设置;钢环,所述支撑绳和所述钢绞线锚索均穿过所述钢环固定在网面上;
[0033]缝合绳,为钢绳;所述缝合绳将所述支撑绳绑扎至所述缓冲网片上。
[0034]优选的,所述绑扎使用钢丝绳十字卡扣,厚度不小于2mm。
[003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泥石流拦挡坝加固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进行坝体设置处的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划定锚坝工程布设范围;步骤S2:清除工程范围内的沟道底部松散堆积物;
[0036]步骤S3:完成地锚的钻孔及锚坝的基础开挖;
[0037]步骤S4:完成锚坝的砌筑工作,砌筑时预留钢绞线锚索孔位;
[0038]步骤S5:进行地锚锚杆的安装,同步布设缓冲消力环;
[0039]步骤S6:将NPR锚索的第一端与所述消力环固定连接,第二端与穿过坝体预留锚固孔,并完成钢绞线与恒阻器、力学传感器的安装;
[0040]步骤S7:将缓冲网片通过钢丝绳缝合绑扎固定于NPR锚索;
[0041]步骤S8:完成所述NPR锚索的预应力张拉及网片的张拉安装,完成锚固端的浇筑封锚。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43](1)本专利技术的吸能型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使用NPR恒阻大变形锚索的力学特性,吸收泥石流物源的运动冲击动能,通过缓冲网片改变冲击作用方向,提高拦挡坝的整体结
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泥石流对拦挡坝的冲击速度,减少拦挡坝坝前堆积荷载,提高拦挡坝结构耐久性。
[0044](2)本专利技术为吸能结构,利用泥石流物源的冲击能量并将其创造性的变为对抗冲击和提高坝体稳定性的正向作用,是泥石流冲击防治手段的创新思路。
[0045](3)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清晰简洁,结构受力明确,各构件可预制可购买成品,可直接在施工现场装配完成,主要构件具有替换修复的便利性,NPR锚索的力学监测性能亦可对实现泥石流灾害的提前预警。
附图说明
[004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47]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泥石流拦挡坝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48]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泥石流拦挡坝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49]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锚坝与钢绞线锚索设置的示意图;
[0050]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缓冲网结构示意图;
[0051]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地锚结构示意图;
[0052]图6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地锚结构俯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锚坝,为坝体结构,固定于地面;恒阻装置,至少在所述锚坝上设置两个所述恒阻装置;所述恒阻装置等距排列,且每个恒阻装置设置相同的布设角度;地锚,所述地锚固定于地面、与所述恒阻装置对应设置,且与所述锚坝具有高度差;缓冲网片,为网状物;所述缓冲网片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恒阻装置连接至所述锚坝上,所述缓冲网片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地锚上;当受到泥石流流体冲击时,所述缓冲网片可以缓冲并阻挡沙石的下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阻装置包括:恒阻装置锚墩,为中心设置通孔的柱状体;所述恒阻装置锚墩的第一面与所述锚坝的背面相贴;所述背面为所述锚坝背对泥石流流体冲击的一面;锚垫板,为中心设置通孔的板状物,相贴于所述恒阻装置锚墩的第二面;钢绞线锚索,同时穿过所述恒阻装置锚墩和所述锚垫板、与所述地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阻装置还包括:恒阻套管,同轴设于所述钢绞线锚索外;所述恒阻套管为钢制管状体,所述恒阻套管包括同轴设于其内部的恒阻体,以及同轴设于其外部的力学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阻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发射装置,通过数据连接至所述力学传感器,以便采集所述力学传感器的受力数据,并将所述受力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包括:地锚锚墩:地锚锚墩设置于地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地锚锚墩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钢制构件;地锚基础:设置于地底;地锚锚杆:所述地锚锚杆为预应力螺纹钢筋;从所述地锚锚墩内部垂直穿过所述地锚基础延伸至地底;消力缓冲环:为钢质高强度环形结构,与所述地锚锚杆焊接,连接至所述钢制构件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加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菲菲陶志刚王智佼高泽玺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