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弹簧臂和前束臂通过不同的安装支架安装于副车架上,且弹簧臂通过弹簧臂安装支架连接于副车架的横梁,从而导致现有的副车架的各个控制臂安装支架的集成度不高,结构复杂,不利于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支架、副车架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的副车架的各个控制臂安装支架存在集成度不高,结构复杂,不利于轻量化设计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支架,悬置安装于副车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并形成弹簧臂支架;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并形成前束臂支架。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簧臂支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前束臂支架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在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高于所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支架,悬置安装于副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并形成弹簧臂支架;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并形成前束臂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臂支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前束臂支架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在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三侧板连接,并集成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支架,悬置安装于副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并形成弹簧臂支架;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并形成前束臂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臂支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前束臂支架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在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三侧板连接,并集成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安装部和延伸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设置,所述延伸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弯折设置,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安装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副车架形成第一盒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弯折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配置为增强结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所述第一加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涛,张佳欢,张晓东,索建军,喻学广,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