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60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2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承载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此方法包括在一基板之上形成一或多个装置、在一或多个装置之上形成一第一互连结构以及将第一互连结构接合到一承载结构。承载结构包括一半导体基板、一释放层以及一第一介电层,并且释放层包括一金属氮化物。此方法还包括翻转一或多个装置,使得承载结构位于一底部、执行背面工艺、翻转一或多个装置,使得承载结构位于一顶部以及将承载结构暴露于红外光。部分的释放层与第一介电层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承载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的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1、半导体业界通过缩小最小特征尺寸不断提高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s)的处理能力和功耗。然而,近年来,工艺限制使得最小特征尺寸难以继续缩小。将二维(two-dimensional,2d)集成电路堆叠成三维(three-dimensional,3d)集成电路已成为继续提高集成电路处理能力和功耗的潜在方法。例如,在晶片到晶片(wafer-to-wafer)的多层堆叠应用中,晶片接合工艺(wafers bonding process)与背面工艺(backside process)可以改善高密度布线问题。这种接合过程使用复杂的技术,并且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承载结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结构形成方法,包括:在一基版上形成一或多个装置;在一或多个装置上形成一第一互连结构;将第一互连结构接合到一承载结构,承载结构包括一半导体基板、一释放层以及一第一介电层,并且释放层包括一金属氮化物;翻转一或多个装置,使承载结构位于一底部;执行多个背面工艺;翻转一或多个装置,使承载结构位于一顶部;以及将承载结构暴露于红外光,部分的释放层与第一介电层分离。

3、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承载结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一承载结构,包括:在一半导体基板上沉积一第一介电层;通过一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在第一介电层上沉积一释放层,释放层包括tin;在释放层上沉积一第二介电层;在第二介电层上沉积一反射层;以及在反射层上沉积一接合层;将承载结构接合到一半导体装置结构;翻转半导体装置结构;对半导体装置结构进行一或多个工艺;以及去除承载结构。

4、本公开实施例又提供一种承载结构,包括一半导体基板、一第一介电层、一释放层、一第二介电层、一反射层以及一接合层。第一介电层设置于半导体基板上。释放层设置于第一介电层上。释放层是无碳的且包括一金属氮化物。第二介电层设置于释放层上。反射层设置于第二介电层上。接合层设置于反射层上。

5、根据本公开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释放层是一tin层。

6、根据本公开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tin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所形成。

7、根据本公开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tin层包括柱状结构。

8、根据本公开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释放层的一顶表面是粗糙的。

9、根据本公开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释放层的该顶表面具有从0.2纳米到5纳米的范围的表面粗糙度。

10、根据本公开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释放层吸收来自一红外光的热量而膨胀。

11、根据本公开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红外光由一红外激光产生。

12、根据本公开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红外光是一皮秒红外激光。

13、根据本公开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红外光的一脉冲持续时间在10皮秒至100皮秒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是一TiN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TiN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所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TiN层包括柱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的一顶表面是粗糙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的该顶表面具有从0.2纳米到5纳米的范围的表面粗糙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吸收来自一红外光的热量而膨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红外光由一红外激光产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红外光是一皮秒红外激光。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红外光的一脉冲持续时间在10皮秒至100皮秒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是一tin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tin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所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tin层包括柱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的一顶表面是粗糙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庸彭羽筠叶韦廷许志成林耕竹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