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承载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的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1、半导体业界通过缩小最小特征尺寸不断提高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s)的处理能力和功耗。然而,近年来,工艺限制使得最小特征尺寸难以继续缩小。将二维(two-dimensional,2d)集成电路堆叠成三维(three-dimensional,3d)集成电路已成为继续提高集成电路处理能力和功耗的潜在方法。例如,在晶片到晶片(wafer-to-wafer)的多层堆叠应用中,晶片接合工艺(wafers bonding process)与背面工艺(backside process)可以改善高密度布线问题。这种接合过程使用复杂的技术,并且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承载结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结构形成方法,包括:在一基版上形成一或多个装置;在一或多个装置上形成一第一互连结构;将第一互连结构接合到一承载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是一TiN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TiN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所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TiN层包括柱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的一顶表面是粗糙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的该顶表面具有从0.2纳米到5纳米的范围的表面粗糙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吸收来自一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是一tin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tin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所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tin层包括柱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的一顶表面是粗糙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庸,彭羽筠,叶韦廷,许志成,林耕竹,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