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烧蚀设备,尤其涉及条形焰烧蚀装置。
技术介绍
1、烧蚀材料是一种固体防热材料,主要用于导弹头部以及火箭发动机内表面等,这种材料在热流作用下能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升华、侵蚀等物理和化学变化,借材料表面的质量消耗带走大量的热,以达到阻止再入大气层时的热流传入飞行器内部而冷却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和喷管的目的。烧蚀,就是速度极高的运动物体在炽热气体作用下,表面材料熔解、消失和变形的现象。
2、烧蚀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是决定烧蚀材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人员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在高温烧蚀的过程中,不管如何调整燃烧气体的流量和混合比例,燃烧火焰的高温始终会对燃烧室产生一定的损坏,除非使用材料成本更高的耐高温燃烧室,而这无疑会增加不少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条形焰烧蚀装置,其中通过在混合气体燃烧室的外围设置水冷室,以循环冷却水降温的方式来保护混合气体燃烧室,使其免被燃烧火焰损坏,能够有效降低整体试验成本,且可以根据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和流量调整降温速率。
2、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一种条形焰烧蚀装置,包括混合气体燃烧室和水冷组件,其中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分别连接有供氧管道和供乙炔管道,且所述供氧管道和所述供乙炔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以调节供氧和供乙炔的流量大小以及混合比例,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顶部开设有条形焰口,其中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室、水冷箱和循环泵,其中所述水冷室包绕在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表面,其中所述循环泵位
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水冷箱的上部设置有补水口,所述水冷箱的底部设置有放水口。
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进水管道连接在所述水冷室的底部,所述回水管道靠近所述水冷室的顶部。
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水冷室同时包覆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顶部、底部和侧部。
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供氧管道和所述供乙炔管道连接在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同一端,并相互靠近,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连接所述供氧管道和所述供乙炔管道的侧壁均位于所述水冷室的包覆范围之内。
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水冷室设置有顶部水冷腔和底部水冷腔,其中所述底部水冷腔的体积是所述顶部水冷腔的体积的6倍以上,所述回水管道连接所述顶部水冷腔。
8、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条形焰烧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气体燃烧室和水冷组件,其中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分别连接有供氧管道和供乙炔管道,且所述供氧管道和所述供乙炔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以调节供氧和供乙炔的流量大小以及混合比例,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顶部开设有条形焰口,其中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室、水冷箱和循环泵,其中所述水冷室包绕在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表面,其中所述循环泵位于所述水冷箱内,且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所述水冷室,所述水冷室通过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水冷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条形焰烧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的上部设置有补水口,所述水冷箱的底部设置有放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条形焰烧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连接在所述水冷室的底部,所述回水管道靠近所述水冷室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条形焰烧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室同时包覆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顶部、底部和侧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条形焰烧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道和所述供乙炔管道连接在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同一端,并相互靠近,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连接所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条形焰烧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室设置有顶部水冷腔和底部水冷腔,其中所述底部水冷腔的体积是所述顶部水冷腔的体积的6倍以上,所述回水管道连接所述顶部水冷腔。
...【技术特征摘要】
1.条形焰烧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气体燃烧室和水冷组件,其中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分别连接有供氧管道和供乙炔管道,且所述供氧管道和所述供乙炔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以调节供氧和供乙炔的流量大小以及混合比例,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顶部开设有条形焰口,其中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室、水冷箱和循环泵,其中所述水冷室包绕在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室的表面,其中所述循环泵位于所述水冷箱内,且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所述水冷室,所述水冷室通过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水冷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条形焰烧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的上部设置有补水口,所述水冷箱的底部设置有放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条形焰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群教,梁之情,孙素志,翟邦冲,梁奉安,王绪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源瑞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