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触点填补空隙的装卸夹抱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556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2
本技术气囊式触点填补空隙装卸夹抱转运装置包括:限位柱、第一滑台、第一滚柱丝杆、运行台、第二滚柱丝杆、抬升板、升降柱、装卸板、推送柱、触点夹持板、充气气囊带、气泵、伸缩背板、电机和螺母,两个运行台对称地左右放置,第一滚柱丝杆装在每个运行台前后两端,一端穿过每个运行台后端,在第一滚柱丝杆上装有第一滑台,限位柱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滑台上,在限位柱竖直凹槽内装有第二滚柱丝杆,螺母装在第二滚柱丝杆上,第二滚柱丝杆上端穿过抬升板,电机装在第二滚柱丝杆上端抬升板上,推送柱一端固定在触点夹持板,另一端穿过装卸板且位于限位柱外侧,在触点夹持板内装有充气气囊带,气泵装在充气气囊带上,在两个运行台之间装有伸缩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卸转运,具体为一种气囊式触点填补空隙的装卸夹抱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快速发证,使得货物的物流通行区域以及日常的吞吐量逐步增加,为了更好对大量的货物装卸,使得不同型号的夹抱转运机械投入日常装卸工作区域,其中对具有规则形状和一定强度的块状固体物,进行装卸转运工作时,需要在转运车增加具有一定强度的托架,配合铲架升降对货物搬运接着转运到其它场所或施工。

2、现有的夹抱装卸设备的夹持架体的长度和宽度都是固定的,难以面对不同长宽的货物箱搬运,容易使得夹持区域过载形变,导致夹持位置松动,容易影响后期货物箱夹持,且随着货物箱形状变化增加,使得货物箱呈联动夹抱作业过程中,用于夹抱与架体之间出现空隙,使得货物箱随着转运过程中对加速度前后晃动,使得货物箱掉落机率增加,导致货物箱内部货物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式触点填补空隙的装卸夹抱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夹抱装卸设备的架体长度和宽度为固定尺寸,面对过长货物箱容易使得夹持区域过载形变,且在货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触点填补空隙的装卸夹抱转运装置,它包括:限位柱(1)、第一滑台(2)、第一滚柱丝杆(3)、运行台(4)、第二滚柱丝杆(6)、抬升板(7)、升降柱(8)、装卸板(10)、推送柱(11)、触点夹持板(12)、充气气囊带(13)、气泵(14)、伸缩背板(16)、电机(17)和螺母(18),其特征在于:两个运行台(4)对称地左右放置,第一滚柱丝杆(3)装在每个运行台(4)的前后两端,它的一端穿过每个运行台(4)的后端,在第一滚柱丝杆(3)上装有第一滑台(2),旋转第一滚柱丝杆(3),第一滑台(2)沿着第一滚柱丝杆(3)移动,限位柱(1)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滑台(2)上,在限位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触点填补空隙的装卸夹抱转运装置,它包括:限位柱(1)、第一滑台(2)、第一滚柱丝杆(3)、运行台(4)、第二滚柱丝杆(6)、抬升板(7)、升降柱(8)、装卸板(10)、推送柱(11)、触点夹持板(12)、充气气囊带(13)、气泵(14)、伸缩背板(16)、电机(17)和螺母(18),其特征在于:两个运行台(4)对称地左右放置,第一滚柱丝杆(3)装在每个运行台(4)的前后两端,它的一端穿过每个运行台(4)的后端,在第一滚柱丝杆(3)上装有第一滑台(2),旋转第一滚柱丝杆(3),第一滑台(2)沿着第一滚柱丝杆(3)移动,限位柱(1)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滑台(2)上,在限位柱(1)的竖直凹槽内装有第二滚柱丝杆(6),螺母(18)装在第二滚柱丝杆(6)上,第二滚柱丝杆(6)上端穿过抬升板(7),电机(17)装在第二滚柱丝杆(6)上端的抬升板(7)上,抬升板(7)通过两个升降柱(8)装在限位柱(1)的上方,电机(17)旋转,带动螺母(18)和装卸板(10)沿着第二滚柱丝杆(6)上、下移动,至少三个推送柱(11)的一端固定在触点夹持板(12),另一端穿过装卸板(10)并且位于限位柱(1)的外侧,触点夹持板(12)和装卸板(10)均平行于第二滚柱丝杆(6),且位于两个运行台(4)内,在触点夹持板(12)内装有充气气囊带(13),气泵(14)装在充气气囊带(13)上,在上述两个运行台(4)之间装有伸缩背板(16),伸缩背板(16)的两侧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蔚李丹能春蕊陆磊张玉军贾爱军李钰林张天李杰李泽锐王俊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