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救援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在森林火灾或灾害救援过程中,可能需要迅速部署大型消防设备(如灭火坦克、重型消防车)、发电设备、救援车辆等。如何设计一种配重调节装置,使大配重起重机能够安全、稳定地吊装和摆放这些重型设备,尤其是在地形复杂、地面承载力有限的林区环境中,是一个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起重机械配重一般整体固定悬挂在转台后部,在吊载时起重机的重心会发生变化,还可能发生支腿脱离地面的现象,因此在后部需增加更多的配重块,目前大多配重方式是将若干配重块叠加在一起,但仅对最底部的配重块进行定位,这样容易造成顶部的配重块容易偏离位置,造成重心偏移有安全隐患,部分是通过众多配重块之间进行限位卡接,但这样依然不能避免振动造成的影响,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包括支撑腿和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腿的顶端中部,还包括配重板、调节机构、两组限位机构和两组固定机构,所述配重板固定设置于承载架另一端底部,所述调节机构固定设置于配重板上,所述两组限位机构对称设置于调节机构顶部两侧,每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和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固定设置于调节机
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机座、中转台、电机、双向螺杆、两个滑座、两个限位板和两个滑轨,所述配重板的顶部设有安装腔,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安装腔内部两侧,所述双向螺杆限位转动设置于两个限位板之间,两个所述滑轨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限位板之间,且两个滑轨对称设置于双向螺杆的两侧,所述机座固定设置于配重块的一侧,所述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机座上,且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双向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所述滑座对称并滑动设置于两个滑轨上,且两个滑座与双向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所述中转台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中部。
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调节转手、转杆、安装杆、轴座、螺纹杆、底载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两个升降板,两个所述升降板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对应滑座上,且两个升降板之间中部对称设有两个升降槽,所述底载板呈l形设置,且底载板固定设置于两个升降板底部,所述安装杆固定设置于对应限位板上,所述轴座搭接于安装杆上,且轴座的连接端位于两个升降板之间的底端,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限位转动设置于轴座上,且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底载板与两个升降板顶部转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设置于对应升降板的底部一侧,且转杆的一端穿过底载板,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于转杆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设置于螺纹杆上,且第二锥齿轮位于底载板的底部,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呈直角啮合设置,所述调节转手固定设置于转杆的外部一端。
7、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滑柱、连接板和限位柱,所述滑柱的两侧对称并固定设有两个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与对应两个升降槽均限位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滑柱固定连接,且连接板的另一侧与限位柱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台座和两个外套板,所述台座固定设置于配重板中部,所述台座一侧呈水平状态固定设有贯穿的滑行槽,所述滑行槽的中部呈竖直状态设有上滑槽,所述台座的顶部四角两两对称设有四个限位块。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外套板呈竖直状态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台座的顶部,每个外套板的内部中间均设有与对应上滑槽衔接的上接槽,所述上接槽的两侧对称并均匀设有若干装载腔,两个所述外套板顶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中部设有避让孔。
10、进一步的,所述台座的底部一侧设有连接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气缸、连接杆和内抵柱,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于配重板上并位于台座旁侧,所述气缸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安装座上,且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抵柱限位滑动设置于滑行槽内,且内抵柱的顶端中部设有切口槽,所述切口槽位于上接槽的正下方。
11、进一步的,所述抵紧组件包括上推杆、若干抵紧块和若干配重块,所述上推杆滑动设置于上滑槽和上接槽内,所述上推杆的侧部均匀设有若干止推槽,若干所述止推槽与若干装载腔对应设置,若干所述抵紧块的一端搭接于对应若干止推槽内,且若干抵紧块的另一端位于对应装载腔内,所述上推杆与避让孔滑动连接。
12、进一步的,若干所述配重块呈竖直状态均匀套设于两个外套板上,每个所述配重块的底端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压板,两个所述压板与对应两个抵紧块均抵触设置,每个所述配重块的顶部一角均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限位柱卡接设置。
1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1.首先将若干配重块均匀放置两个外套板上并坐落于台座上后,台座顶部四角的限位块对底部的配重块达到定位目的,使得基础配重块不偏移,接着手动转动调节转手,调节转手通管转杆先后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滑柱上的两个限位条在对应升降槽内滑动调节,调节至与竖直的若干卡接槽同一水平位置,便于后续直接将限位柱卡接至竖直的卡接槽内,如若上下有偏移,可手动转动调节转手调整。
15、2.当控制器打开电机开关后,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两个滑座在两个滑轨上相向运动,两个滑座分别带动两个升降板相向运动,从而两个升降板通过滑柱和连接板间接带动限位柱卡接于各个配重块的卡接槽内,限位柱卡接于各个卡接槽内,可对顶部的所有配重块进行限位,避免出现偏移造成重心不稳的情况。
16、3.当若干配重块放置完成后,控制器打开气缸开关,气缸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内抵柱在滑行槽内滑动,从而连接杆顶部的切口槽与上推杆底部的装载腔抵触,并带动上推杆在上滑槽与上接槽内向上滑动,使得两个外套板上的若干装载腔底部对若干抵紧块的一端推动,进而若干抵紧块将对应的各个配重块底端内部的压板抵紧,抵紧杆对配重块抵紧,使得各个配重块之间具有稳固性,避免了振动带来的影响。
17、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若干配重块顺着两个外套板套设放置于台座上,并操纵控制器即可对各个配重块进行限位稳固调节,安全高效,精确可控,极大提高了配重调节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包括:支撑腿、承载架、配重板、调节机构、限位机构、固定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机座、中转台、电机、双向螺杆、滑座、限位板、滑轨,限位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卡接组件,其中旋转组件包括:调节转手、转杆、安装杆、轴座、螺纹杆、底载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升降板、升降槽,卡接组件包括:滑柱、限位条、连接板、限位柱,固定机构包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其中支撑组件包括:台座、滑行槽、上滑槽、限位块、连接孔、外套板、上接槽、装载腔、固定板、避让孔,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气缸、连接杆、内抵柱、切口槽、抵紧组件、上推杆、止推槽、抵紧块、配重块、压板、卡接槽,所述承载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腿的顶端中部,所述配重板固定设置于承载架另一端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机座、中转台、电机、双向螺杆、两个滑座、两个限位板和两个滑轨,所述配重板的顶部设有安装腔,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安装腔内部两侧,所述双向螺杆限位转动设置于两个限位板之间,两个所述滑轨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中台座固定设置于配重板中部,所述台座一侧呈水平状态固定设有贯穿的滑行槽且底部一侧设有连接孔,所述滑行槽的中部呈竖直状态设有上滑槽,所述台座的顶部四角两两对称设有四个限位块,两个所述外套板呈竖直状态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台座的顶部,每个外套板的内部中间均设有与对应上滑槽衔接的上接槽,所述上接槽的两侧对称并均匀设有若干装载腔,两个所述外套板顶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中部设有避让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组件所述上推杆滑动设置于上滑槽和上接槽内,所述上推杆的侧部均匀设有若干止推槽,若干所述止推槽与若干装载腔对应设置,若干所述抵紧块的一端搭接于对应若干止推槽内,且若干抵紧块的另一端位于对应装载腔内,所述上推杆与避让孔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包括:支撑腿、承载架、配重板、调节机构、限位机构、固定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机座、中转台、电机、双向螺杆、滑座、限位板、滑轨,限位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卡接组件,其中旋转组件包括:调节转手、转杆、安装杆、轴座、螺纹杆、底载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升降板、升降槽,卡接组件包括:滑柱、限位条、连接板、限位柱,固定机构包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其中支撑组件包括:台座、滑行槽、上滑槽、限位块、连接孔、外套板、上接槽、装载腔、固定板、避让孔,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气缸、连接杆、内抵柱、切口槽、抵紧组件、上推杆、止推槽、抵紧块、配重块、压板、卡接槽,所述承载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腿的顶端中部,所述配重板固定设置于承载架另一端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起重机的动态平衡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机座、中转台、电机、双向螺杆、两个滑座、两个限位板和两个滑轨,所述配重板的顶部设有安装腔,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安装腔内部两侧,所述双向螺杆限位转动设置于两个限位板之间,两个所述滑轨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限位板之间,且两个滑轨对称设置于双向螺杆的两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