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44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磷光铱配合物为具有通式(1)结构的配合物:Ir(L<subgt;A</subgt;)<subgt;2</subgt;(L<subgt;B</subgt;)(1),其中,所述L<subgt;A</subgt;为第一配体,其具有通式(2)的结构:(2),所述L<subgt;B</subgt;为第二配体,其结构式如式(L<subgt;B</subgt;1)或者如(L<subgt;B</subgt;2):(L<subgt;B</subgt;1);(L<subgt;B</subgt;2)。采用该磷光铱配合物制备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较高的色纯度和外量子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特别涉及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1、发光材料是oled的核心,相较于传统荧光发光材料,具有重金属中心的磷光铱配合物(如钌、铑、铱和铂等),由于较强的旋轨耦合作用,可以同时获取单线态和三线态的激子,理论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而在所有的磷光材料当中,配合物是最具潜力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铱原子序数较大,具有很强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极大地提升了配合物磷光发射的性能;三价铱离子与配体形成的中性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膜性能,有利于制成oled器件;此外,配合物还具有较短的激发态寿命,较高的发光效率,发光颜色易调节等优点。

2、配合物的磷光发射特性主要由单线态、三线态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1mlct,3mlct)和三线态以配体为中心的电荷转移态(3lc)这两种方式共同作用,并具有少量的三线态配体到配体电荷转移态(3llct)发射的成分。一般来说,配合物的mlct(metal toligand charge transfer excited state,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发射态一般不体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通式(1)结构的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2)中,A和B各自独立地为含有五元或六元碳环或杂环的单环或多环结构或不存在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A独立地选自下列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5的取代位点位于配位键的Ir-N键键轴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B中,所述R9~R12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卤素原子、氰基、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通式(1)结构的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2)中,a和b各自独立地为含有五元或六元碳环或杂环的单环或多环结构或不存在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a独立地选自下列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5的取代位点位于配位键的ir-n键键轴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b中,所述r9~r12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卤素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2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2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3~20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志平开聪聪毕海王悦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