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及镀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8588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陶瓷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及镀镍方法,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液A和预处理液B的配制;对陶瓷进行刻蚀处理,然后依次进行H2O2溶液浸泡、预处理液A浸泡和预处理液B浸泡。其中,预处理液A包括氨基硅烷偶联剂;预处理液B包括纳米粒子溶胶,纳米粒子溶胶包括Au NPs,Au NPs的表面嵌有Ni NPs。本发明专利技术陶瓷镀镍预处理方法在缩短催化位点与陶瓷之间的间距的同时,选择与镀层同样的元素修饰在催化位点上,进而增强后续镀层与基体间结合力。经本发明专利技术预处理后陶瓷镀镍形成的镍镀层能够拥有更牢固的性质,且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高温步骤,节约成本的同时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表面处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及镀镍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陶瓷化学镀镍
中,传统方法借助次磷酸钠(nah2po2)在85-90℃条件下促使ni2+在催化表面还原为金属镍,且新生镍层可继续作为催化剂推动反应持续进行,通过控制和补充溶液中的相关组分、参数,能够获得任意厚度的镍镀层。其工艺流程主要涵盖除油、微蚀、敏化、活化和化学镀镍等步骤,其中,活化步骤在陶瓷表面沉积钯,为化学镀镍提供催化位点,最终实现陶瓷表面均匀可控镀镍。

2、然而,陶瓷材料本身具有高硬度、表面光滑且化学惰性等特点,导致镀层很难与陶瓷基体结合。即使经过表面粗糙与钯活化后,钯粒子与陶瓷表面依然存在较大间隙,致使镀层与陶瓷基体结合不牢固。因此对结合力要求较高的镀件,通常在化学镀后进行高温热处理以确保镀层牢固性。但随着功能性陶瓷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往往无法承受高温热处理的温度条件,这严重制约了功能性陶瓷镀金属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改善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粒子溶胶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向包括所述Au NPs的溶胶中加入所述Ni NPs,超声震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u NPs的粒径为2nm-80nm,所述Ni NPs的粒径为2nm-5nm,所述Au NPs的粒径大于所述Ni NPs的粒径,所述金属纳米粒子溶胶中所述Au NPs与所述Ni NPs的个数比为1:(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粒子溶胶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向包括所述au nps的溶胶中加入所述ni nps,超声震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u nps的粒径为2nm-80nm,所述ni nps的粒径为2nm-5nm,所述au nps的粒径大于所述ni nps的粒径,所述金属纳米粒子溶胶中所述au nps与所述ni nps的个数比为1:(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包括无水乙醇、水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水乙醇、所述水和所述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00:5:1。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镀镍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钧竹妍郭煜晨柯春鹏李小磊伍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