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536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原料压制成块制备成自耗电极进行真空自耗熔炼,获得钛合金铸锭;将铸锭进行电子束冷床熔炼,获得钛合金直轧扁锭;将扁锭加热至高于β相变点温度的第一温度保温,再进行多火次换向轧制,获得第一板坯;对第一板坯进行多道次交叉轧制,获得第二板坯;将第二板坯进行多重退火,获得各向异性得到改善的近α钛合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冶炼及加工工艺,降低了近α钛合金板的织构强度,从而获得了各向异性得到改善的近α钛合金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钛合金板密度小、比强度高、高温和低温性能优异、耐腐蚀好,是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化学工业及核工业等领域的重要轻量化结构材料。然而,由于其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对钛合金性能的稳定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从而对钛合金材料各个生产环节的组织、性能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钛合金主要存在两种晶体组织:α相和β相。钛合金按照两相的比例不同可以分为α型钛合金、α+β型钛合金以及β型钛合金。纯钛及近α型钛合金中以密排六方的α相为主。在室温条件下,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的近α型钛合金的晶胞的各向异性十分明显。钛合金板一般为多晶体,由于晶格对称性低、独立滑移系较少等原因,在加工中极易形成较强的变形织构,在退火过程中又易生成再结晶织构,引起弹性模量、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能的各向异性。织构或晶体的择优取向是造成多晶材料性能各向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近α型钛合金这种低对称性、滑移系统较少的密排六方金属,其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形成织构,使板材在冲压成型时出现“制耳”等问题而报废。为了提高板材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0A级海绵钛、Ti-15Mo中间合金、纯镍屑、单质铬和钪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自耗熔炼进行两次,且熔炼时真空度维持在2.0Pa以下,每次熔炼的铸锭掉头后进行下一次熔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为β相变点温度以上50~100℃,保温时间为3~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0a级海绵钛、ti-15mo中间合金、纯镍屑、单质铬和钪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自耗熔炼进行两次,且熔炼时真空度维持在2.0pa以下,每次熔炼的铸锭掉头后进行下一次熔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为β相变点温度以上50~100℃,保温时间为3~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近α钛合金板各向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火次换向轧制为两火次换向轧制,第一火次采用横向热轧,第二火次热轧方向与第一火次热轧方向垂直,且每道次轧制完成后,对板坯进行矫直、修正、酸碱清洗和修磨处理,再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敏李晓煜程小伟肖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