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透气内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33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0
本技术公开抗菌透气内裤,属于服饰技术领域,包括前片、后片以及裆部片,前片和后片均设置有换气口,裆部片远离身体一侧设置有遮挡片,遮挡片边缘与裆部片缝合连接,裆部片设置若干穿口一,遮挡片设置有若干穿口二,穿口一和穿口二相错位,裆部片和遮挡片之间形成有流动空间。本技术的抗菌透气内裤,确保透气效果的同时,实现对私密处的遮挡,进而使得外界物体不能直接与私密处接触,增加对私密处遮挡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抗菌透气内裤


技术介绍

1、内裤是服饰的一种,是贴身穿着,主要是对私密处进行遮挡。

2、内裤穿着时会紧贴身体,同时私密处相比其它身体部分要求的散热更高,为了避免私密处处于闷热,会在内裤上使用网布,利用网布上的网孔,增加气体穿过内裤的速度,提高内裤的透气性。

3、但是光线和物体能通过网孔穿过内裤,使得最外的裤子容易透过内裤与私密处接触。

4、因此,本申请提供了—种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抗菌透气内裤。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抗菌透气内裤,包括前片、后片以及裆部片,所述前片和后片均设置有换气口,所述裆部片远离身体一侧设置有遮挡片,所述遮挡片边缘与裆部片缝合连接,所述裆部片设置若干穿口一,所述遮挡片设置有若干穿口二,所述穿口一和穿口二相错位,所述裆部片和遮挡片之间形成有流动空间。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口一位于裆部片的中间处,所述穿口二位于遮挡片的两侧处,所述裆部片靠近中间处的部分位置与遮挡片缝合连接。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裆部片和遮挡片连接有用于增加流动空间的支撑件。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硅胶块一和若干硅胶块二,若干所述硅胶块一靠近裆部片的中间位置,若干所述硅胶块二靠近遮挡片的两侧处,所述硅胶块一和硅胶块二均用于供缝纫线穿过。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胶块一的厚度大于硅胶块二。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片、后片以及裆部片均由抗菌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纱由多股银离子纤维加捻而成。

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空气能通过穿口二穿过遮挡片,并通过穿口二穿过裆部片,增加身体私密处的透气性,提高穿着舒适性。

11、利用穿口一和穿口二的错位,以及流动空间对应中间处和对应两侧处的空间大小差,使得光线和物体不能同时穿过穿口一和穿口二,实现对私密处的遮挡,进而使得外界物体不能直接与私密处接触,增加对私密处遮挡和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菌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后片以及裆部片,所述前片和后片均设置有换气口,所述裆部片远离身体一侧设置有遮挡片,所述遮挡片边缘与裆部片缝合连接,所述裆部片设置若干穿口一,所述遮挡片设置有若干穿口二,所述穿口一和穿口二相错位,所述裆部片和遮挡片之间形成有流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口一位于裆部片的中间处,所述穿口二位于遮挡片的两侧处,所述裆部片靠近中间处的部分位置与遮挡片缝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裆部片和遮挡片连接有用于增加流动空间的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硅胶块一和若干硅胶块二,若干所述硅胶块一靠近裆部片的中间位置,若干所述硅胶块二靠近遮挡片的两侧处,所述硅胶块一和硅胶块二均用于供缝纫线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块一的厚度大于硅胶块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后片以及裆部片均由抗菌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纱由多股银离子纤维加捻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菌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后片以及裆部片,所述前片和后片均设置有换气口,所述裆部片远离身体一侧设置有遮挡片,所述遮挡片边缘与裆部片缝合连接,所述裆部片设置若干穿口一,所述遮挡片设置有若干穿口二,所述穿口一和穿口二相错位,所述裆部片和遮挡片之间形成有流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口一位于裆部片的中间处,所述穿口二位于遮挡片的两侧处,所述裆部片靠近中间处的部分位置与遮挡片缝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里俭林如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久牛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