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及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3501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农业肥料制备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有机肥由40‑50份污泥、30‑40份尾菜、25‑35份秸秆、10‑15大米糠、15‑20份畜禽粪便、15‑20份有益菌、5‑10份复合菌剂、0.8‑1.5份天然粘结剂、坚果壳8‑13份、1‑1.5份硫酸铵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生态有机肥,能改善耕地中微生物结构,平衡微生物区系;土壤中氮、磷、钾营养元素分别增加64%、71%、73%,对氮、磷、钾肥的吸收效果提高;农作物抗病性提高32%,促进农作物生长,蔬菜类株高、茎粗分别增加49.02%、7.76%,粮油类株高、茎粗分别增加37.92%、32.85%;提高农作物品质,蔬菜类单果质量增加46%、粮油类单株重量增加37.5%,农产品销量和收入平均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肥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尾菜是指蔬菜在收获中产生的无商品价值的根、茎、叶,以及在生产、贮存、加工、运输及销售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被食用的废果和烂菜叶等。尾菜具有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不易运输和保存的特点,如果被随意丢弃或作为垃圾填埋后,会腐烂散发恶臭,滋生蚊虫和病菌,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同时,研究显示尾菜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可达14.30-34.07g/kg、9.45-21.29g/kg、27.22-38.59g/kg和569.00-743.00g/kg,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丰富,如果被直接丢弃,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当前,我国主要通过直接还田、堆肥、饲料化、燃料化、工业原料化等方式再利用尾菜,然而面临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关键技术难突破等问题,尾菜利用率仅40%。一方面普通菜农无法解决沤肥过程中碳氮比失衡等问题,导致堆肥、沤肥、沼气技术等传统优良技术并未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从事尾菜资源化利用的研发平台欠缺,制约了先进技术和再创新技术的深度研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有机肥由40-50份污泥、30-40份尾菜、25-35份秸秆、10-15大米糠、15-20份畜禽粪便、15-20份有益菌、5-10份复合菌剂、0.8-1.5份天然粘结剂、坚果壳8-13份、1-1.5份硫酸铵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坚果壳为开心果壳、巴旦木果壳、莲子壳、碧根果壳、松子壳、花生壳、瓜子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菜分为叶子菜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有机肥由40-50份污泥、30-40份尾菜、25-35份秸秆、10-15大米糠、15-20份畜禽粪便、15-20份有益菌、5-10份复合菌剂、0.8-1.5份天然粘结剂、坚果壳8-13份、1-1.5份硫酸铵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坚果壳为开心果壳、巴旦木果壳、莲子壳、碧根果壳、松子壳、花生壳、瓜子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菜分为叶子菜与皮状菜;所述叶子菜由白菜、娃娃菜、卷心菜、菠菜、芹菜、花菜、莴笋叶、包菜、油麦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而成;所述皮状菜由山药皮、土豆片、萝卜皮、西瓜皮、黄瓜皮、冬瓜皮、南瓜皮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包括稻草秆、玉米秆、小麦秸、豌豆秸、花生藤、马铃薯藤和红薯藤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而成;所述秸秆分两部分使用,其中重量份数为5-8份的秸秆与污泥混合,重量份数为20-27份的秸秆与尾菜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菜、污泥、菌剂耦合制备的生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畜禽粪便由猪粪、牛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果孙通刘洪春杨婷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