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修复PAHs污 染土壤的固定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环境修复技术主要指化学修复法、物理修复法、生态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后两者常被归为统一的技术,工程上一般采取原位方式。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的新兴技术,适于大面积轻度或中度污染的土壤治理,具有费用低、易操作、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且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从理论和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有大量污染农田土壤需要修复,急需进行农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沈抚灌渠始建于1960年,全长70公里,始自抚顺石油二厂,沿途接纳抚顺市数十 家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排放水于东陵区深井子镇进入沈阳,斜穿东陵区, 在白塔堡镇大羊安村进入苏家屯区,最后汇入太子河。由于长期使用灌渠污水进行灌溉, 在深井子镇的灌渠上游地区,造成了水稻秧苗生长速度缓慢、烂根、粒瘪等现象,产出的大 米有浓重的石油味和芳香族化合物气味。在长期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固定化菌剂,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份数计0.5-1.5∶0.5-1.5∶0.5-1.5∶0.5-1.5∶1-3∶2-4∶1-3,戈登氏菌、节细菌、产碱杆菌、苍白杆菌、假单胞菌、芽胞杆菌和分枝杆菌的菌种,余量为固体培养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固定化菌剂,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份数计0.5-1.5∶0.5-1.5∶0.5-1.5∶0.5-1.5∶1-3∶2-4∶1-3,戈登氏菌、节细菌、产碱杆菌、苍白杆菌、假单胞菌、芽胞杆菌和分枝杆菌的菌种,余量为固体培养基。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固定化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培 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55-65%的稻糠、11-16%的玉米芯、1. 0-2. 0%的豆饼粉、0. 06-0. 1% 的K2HP04、20-25 %的麦麸、0. 025-0. 05 %的MgS04. 7H20、0. 8-1. 2 %的蔗糖,余量为水分; pH7. 0-7. 5。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固定化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需 在含多环芳烃的富集培养集中培养其为将戈登氏菌、节细菌、产碱杆菌、苍白杆菌、假单胞菌、芽胞杆菌和分枝杆菌按重量份数计为o.5-i.5 : 0.5-1.5 : 0.5-1.5 : 0.5-1.5 :i-3:2-4 : l-3的菌种接种在30-100ml的含有PAHs污染物的富集培养基中,而后投放富集培养基 重量百分比10-15%的PAHs污染土壤,在温度28 30°C , 120 130rpm/min恒温摇床中培 养一周,待用;将上述培养的菌液按重量比为10_15%的接种量接种到无机盐培养基中,在温度28 30°C, 120 130rpm/min恒温摇床中培养5_7d,得到的微生物混合菌液,即为一级种子液。4. 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固定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富集、培养 和驯化,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戈登氏菌、节细菌、产碱杆菌、苍白杆菌、假单胞菌、芽胞杆菌和分枝杆菌按重量份数计为o. 5-1.5 : o. 5-1.5 : o. 5-1.5 : o. 5-1.5:i-3: 2-4 : l-3的菌种在含多环芳烃的富集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将对数生长期的菌种于用农作物副产品作为的固体增值培养基在温度28 3(TC,下进行吸附、固定和增殖3-4d,增殖2-3 次,即得为固定化菌剂。5.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固定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菌种需在含多环芳烃的富集培养集中培养其为将戈登氏菌、节细菌、产碱杆菌、苍白杆 菌、假单胞菌、芽胞杆菌和分枝杆菌按重量份数计为0.5-1.5 : 0.5-1.5 : 0.5-1.5 : 0.5-1. 5:1-3: 2-4 : l-3的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宗强,李晓军,鞠京丽,赵青,董殿波,张春桂,张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