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462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泥浆泵及分离箱;所述泥浆泵出浆管伸入分离箱内;还包括滤网,滤网位于出浆管下方;所述滤网一端连接到收网卷筒,另一端连接到放网卷筒;刮板贴近收网卷筒上的滤网;还包括第一接泥板,所述第一接泥板将经由滤网过滤后的泥水混合物导入离心分离器;还包括压滤箱,所述压滤箱的上方设有第二接泥板;刮板将未通过滤网的泥水混合物刮下,并由所述第二接泥板导入压滤箱。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了泥浆初筛、未通过滤网的大粒径泥浆压滤脱水及通过滤网的小粒径泥浆离心脱水,无需对泥浆进行预处理,省略了对泥浆进行预处理的步骤,有效提升了泥浆处理速度,提升了泥浆处理效率,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地下洞室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尤其是隧道、地铁、地下综合管廊等地下洞室项目的建设日益增多。这些工程在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泥浆混合物,此类泥浆混合物主要是由地下水、泥土、砂石及其他施工残留物组成。传统的处理方式大多依赖于简单的沉淀池或直接排放至附近水域,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发展了多种泥浆处理技术,包括自然沉降、化学絮凝、机械分离等,但此类技术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兴建配套设施,提高了泥浆处理的成本,也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条件,并且上述泥浆处理技术一般都需要在进行泥浆处理前对泥浆进行预处理,使泥浆组分符合处理条件,无形中增大了泥浆处理的时长,延长了施工周期。

3、为此,提出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泵(1)及分离箱(2);所述泥浆泵(1)的进浆管连接到地下洞室的排水沟内,出浆管(101)伸入分离箱(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泥板(501)为V形,第一接泥板(501)的最低点处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设有竖直的下料管(502);所述离心分离器包括设置于分离箱(2)底板上的安装箱(8),所述安装箱(8)内设有圆筒状的安装座(801),所述安装座(801)内设有可转动的离心罐(802),所述离心罐(802)顶部可转动地与所述下料管(502)连接;所述离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泵(1)及分离箱(2);所述泥浆泵(1)的进浆管连接到地下洞室的排水沟内,出浆管(101)伸入分离箱(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泥板(501)为v形,第一接泥板(501)的最低点处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设有竖直的下料管(502);所述离心分离器包括设置于分离箱(2)底板上的安装箱(8),所述安装箱(8)内设有圆筒状的安装座(801),所述安装座(801)内设有可转动的离心罐(802),所述离心罐(802)顶部可转动地与所述下料管(502)连接;所述离心罐(802)侧壁开有若干脱水孔(803),所述脱水孔(803)高度高于安装座(801)的高度;还包括排水管(804),所述排水管(804)位于安装箱(8)底部,末端贯穿安装箱(8)及分离箱(2)侧壁,将安装箱(8)内的水排出至安装箱(8)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罐(802)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孔(805),所述下料管(502)外部向外凸出有第一连接环(806),所述第一连接环(806)中部向内凹陷有第一安装间隙(807),所述第一安装孔(805)的边沿嵌入所述第一安装间隙(807)内;所述离心罐(802)与安装箱(8)之间采用相同结构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502)下方还设有连接到离心罐(802)内部的全封闭的缓冲体(811),所述缓冲体(811)包括上部的锥桶及下部的圆桶,所述缓冲体(811)与离心罐(802)内壁之间留有环状间隙,缓冲体(811)与下料管(502)之间留有缓冲间隙。

5.如权利要求所述2的一种集成式地下洞室施工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罐(802)底部通过竖直的排料管(812)向分离箱(2)底部排出脱水后的泥浆料,所述排料管(812)外部设有第一锥形齿轮(813);还包括设置于排料管(812)旁的驱动电机(814),所述驱动电机(814)水平设置,且驱动电机(8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锥形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成福苟三江陈云王志浩晋良海胡其林郑霞忠刘军国陈述孙国兴郑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