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4499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节流管汇技术领域的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包括节流单元,包括运输模块,设置于所述运输模块上的进口模块,连接于所述进口模块侧面的节流模块,连接于所述节流模块侧面的出口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运输模块侧面的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段式拼装的结构设计,将大规格的体积分化为几个小部分的结构,方便装置在井场复杂路况条件下进行运输,并设计可快速将各模块法兰连接的连接单元,可保证管汇总成的结构安全,并节省作业时间,显著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井采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


技术介绍

1、节流管汇应用于油井采油设备中的液压控制,通过节流阀的节流作用,节流管汇能够实现对天然气流量的精确调节,确保天然气在管道中的稳定、安全输送。节流管汇通常由闸阀、节流阀、管道、连接件等部件组成,结构相对简单但功能强大。

2、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节流管汇多为一体式连接结构,其结构庞大,运输起来十分困难,若将其拆分运输,在安装时则需要重新进行各管道与阀门之间的法兰连接,而现有的法兰连接方式,为了保障连接时的密封性,需要至少六组螺栓配合使用,六组螺栓意味着需要进行六次动作单一重复,且费时费力的螺栓拧紧工作,再加上整个节流管汇中存在多处需要连接的地方,因此会导致管汇的安装时间延长,进而影响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目的在于:满足适用于多种场景,安装与运输快接方便,且具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模块(102)与所述(13)以及所述出口模块(104)均是由多组管道和阀门组成,且三组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单元(200)快速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模块(102)包括设置于运输模块(101)上方一侧中间位置的第一入口(102a),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入口(102a)两侧的第二入口(102b)与第三入口(102c),且所述第一入口(102a)、第二入口(102b)以及第三入口(102...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模块(102)与所述(13)以及所述出口模块(104)均是由多组管道和阀门组成,且三组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单元(200)快速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模块(102)包括设置于运输模块(101)上方一侧中间位置的第一入口(102a),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入口(102a)两侧的第二入口(102b)与第三入口(102c),且所述第一入口(102a)、第二入口(102b)以及第三入口(102c)三者的外端向外延伸与所述节流模块(10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模块(103)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入口(102a)一端的中央组件(103a),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央组件(103a)两侧的两组侧节流组件(103b),且所述两组侧节流组件(103b)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102b)和所述第三入口(102c)连接互通,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央组件(103a)与两组所述侧节流组件(103b)之间的多组连接阀(103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模块(104)包括分别两端连接于两组所述侧节流组件(103b)上方的上排出组件(104a),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组所述侧节流组件(103b)下方的下排出组件(104b),以及位于所述上排出组件(104a)与所述下排出组件(104b)在所述侧节流组件(103b)连接位置之间的连通阀(104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式多通道智能节流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201)包括与管道固定连接的连接管(201a),设置于所述连接管(201a)外端的螺纹管(201b),设置于所述螺纹管(201b)末端的法兰片(201c),等分开设在所述法兰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亮刘传飞王玉成黄彬万文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石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