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3421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碳球,所述碳球内包括硅基材料和磷基材料,所述硅基材料于碳球中的质量分数为M<subgt;si</subgt;%,所述磷基材料于碳球中的质量分数为M<subgt;P</subgt;%,所述硅基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为σ<subgt;si</subgt; S/cm,所述磷基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为σ<subgt;P</subgt; S/cm,M<subgt;si</subgt;、M<subgt;P</subgt;、σ<subgt;si</subgt;和σ<subgt;P</subgt;之间满足:1≤(M<subgt;Si</subgt;*σ<subgt;P</subgt;)/(1000*M<subgt;P</subgt;*σ<subgt;Si</subgt;)≤100,1≤M<subgt;P</subgt;/M<subgt;Si</subgt;≤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活性材料用于电化学储能装置,不仅可以保障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还提升电子的传输速率,提升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锂、钠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宽工作温度范围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主流电子产品主要的储能装置。随着市场对电池性能的需求逐渐提高,性能优良的锂电池、钠电池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同时还有兼顾优异的充放电能力。在传统的电极极片制备方法中,将涂覆在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含量增加,以达到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的目的。然而目前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池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用于二次电池中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好,应用前景好。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负极材料。

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负极。

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

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用电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球,所述碳球内包括硅基材料和磷基材料,所述硅基材料于碳球中的质量分数为Msi%,所述磷基材料于碳球中的质量分数为MP%,所述硅基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为σsi S/cm,所述磷基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为σP S/cm,Msi、MP、σsi和σP之间满足:1≤(MSi*σP)/(1000*MP*σSi)≤100,1≤MP/MSi≤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1≤(MSi*σP)/(1000*MP*σSi)≤5,2≤MP/MSi≤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球的D50为0.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球,所述碳球内包括硅基材料和磷基材料,所述硅基材料于碳球中的质量分数为msi%,所述磷基材料于碳球中的质量分数为mp%,所述硅基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为σsi s/cm,所述磷基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为σp s/cm,msi、mp、σsi和σp之间满足:1≤(msi*σp)/(1000*mp*σsi)≤100,1≤mp/msi≤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1≤(msi*σp)/(1000*mp*σsi)≤5,2≤mp/msi≤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球的d50为0.5~20μm;和/或,所述碳球包括碳壳及设置所述碳壳内的多孔碳核,所述硅基材料位于所述多孔碳核的孔道内或/和位于所述碳壳和多孔碳核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材料包括硅;和/或,所述磷基材料包括磷;和/或,所述msi%为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世权曾力高云雷于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