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油泵领域,特别是一种燃油泵叶轮组件支撑结构及其使用的动静压轴承。
技术介绍
1、传统叶轮组件支撑结构通常需要多个轴承配合使用,现有技术cn204458364u公开一种航空燃油泵的双轴承支撑结构,该技术通过设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组合支撑转轴,使其可承受大的轴向力,又可缩短结构尺寸及灵活安排其结构位置,从而使产品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可靠。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轴承位置分散,导致燃油泵需保持较大的轴向尺寸,同时轴承位置的分散,要求更为分散的安装结构、润滑结构和密封结构,导致燃油泵需保持较大的径向尺寸,较大的轴向、径向尺寸要求燃油泵保持较大的外形尺寸,而且轴承的使用数量多,重量较大,占用燃油泵较大的内部空间,增加燃油泵结构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油泵叶轮组件支撑结构及其使用的动静压轴承,目的是解决传统叶轮组件支撑结构轴承数量多,重量大,轴承位置分散,造成燃油泵需保持较大的轴向尺寸的问题,达到减少轴承数量,节省燃油泵内部空间及轴向尺寸的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主体(1)具有进油路(11)、节流油路(12)、径向油腔(13)、第一轴向油腔(14)和第二轴向油腔(15),所述进油路(11)和节流油路(12)设置在轴承主体(1)内,进油路(11)分别连通外界供油系统和节流油路(12);所述第一轴向油腔(14)和第二轴向油腔(15)分别设置在轴承主体(1)两端,节流油路(12)与第一轴向油腔(14)连通;所述径向油腔(13)设置在轴承主体(1)内壁上,径向油腔(13)分别连通第一轴向油腔(14)和第二轴向油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主体(1)具有进油路(11)、节流油路(12)、径向油腔(13)、第一轴向油腔(14)和第二轴向油腔(15),所述进油路(11)和节流油路(12)设置在轴承主体(1)内,进油路(11)分别连通外界供油系统和节流油路(12);所述第一轴向油腔(14)和第二轴向油腔(15)分别设置在轴承主体(1)两端,节流油路(12)与第一轴向油腔(14)连通;所述径向油腔(13)设置在轴承主体(1)内壁上,径向油腔(13)分别连通第一轴向油腔(14)和第二轴向油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主体(1)还具有第三轴向油腔(16),第三轴向油腔(16)设置在第一轴向油腔(14)外部,并且与第一轴向油腔(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油路(12)分为第一节流油路(121)和第二节流油路(122),第一节流油路(121)和第二节流油路(122)的管径相同,第二节流油路(122)分别连通第一节流油路(121)和第三轴向油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路(11)、节流油路(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州阳,张小顺,梁强,雷丹,余国品,龙本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