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81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3
本技术公开了循环水泵技术领域的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包括阀杆,以及设置于阀杆上的压盖;顶出部件,包括设置于压盖下的盘根,以及设置于压盖上的挤压组件;压盖包括设置于阀杆上的第一盖板、设置于阀杆上与第一盖板配合的第二盖板,以及设置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嵌合件,以及设置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连接件;嵌合件包括设置于第一盖板靠近第二盖板一侧的卡块,以及开设于第二盖板上与卡块匹配的卡槽,卡块从靠近第一盖板和一侧到靠近第二盖板的一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通过盘根对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的反作用力,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顶出,操作方便,不需要大量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循环水泵的,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


技术介绍

1、循环水泵盘根用于与水泵轴和泵体之间形成密封连接。通过密封连接,循环水泵盘根可以防止液体泄漏,确保循环水泵的正常运行,这有助于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同时避免泄漏对环境和设备造成的损害,为保证循环水泵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循环水泵盘根进行更换。

2、循环水泵更换盘根时,需要拆卸盘根压盖,每次都要动用到两个链条葫芦、大小撬棍、锤子、铜棒等工具。容易损坏压盖,脱手和脱钩情况下导致人员受伤,实在不方便,且延长了检修时间,并且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阀体和压盖上会积攒很多灰尘,导致新的盘根在安装时不方便找准螺栓孔对压盖进行固定,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每次都要动用到两个链条葫芦、大小撬棍、锤子、铜棒等工具。容易损坏压盖,脱手和脱钩情况下导致人员受伤,实在不方便,且延长了检修时间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目的在于:方便对压盖进行拆卸。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包括阀杆,以及设置于所述阀杆上的压盖;顶出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盖下的盘根,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盖上的挤压组件;所述压盖包括设置于所述阀杆上的第一盖板、设置于所述阀杆上与所述第一盖板配合的第二盖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嵌合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嵌合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靠近所述第二盖板一侧的卡块,以及开设于第二盖板上与所述卡块匹配的卡槽,所述卡块从靠近第一盖板和一侧到靠近第二盖板的一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4、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靠近所述第二盖板两侧的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靠近所述第一盖板两侧的第二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的连接螺栓、设置于所述连接螺栓上的连接螺母,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螺母和所述连接螺栓之间的垫片。

5、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上的第一顶丝、开设于所述第一盖板上与所述第一顶丝配合的第一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上的第二顶丝,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上与所述第二顶丝配合的第二穿孔。

6、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顶丝和所述第二顶丝可为型号的螺栓,所述第一顶丝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中的第一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底部的第一圆头,所述第二顶丝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中的第二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底部的第二圆头。

7、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盖外部的阀座、设置于所述阀杆上的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阀座中的容纳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阀座上的压紧组件。

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靠近所述阀杆的一侧的定位块,以及开设于所述阀杆外壁上与所述定位块匹配的定位槽。

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纳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阀座内的固定腔、设置于所述阀座内的放置腔,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腔和所述放置腔之间的连接台。

1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台上的压紧螺栓,以及开设于所述连接台上与所述压紧螺栓匹配的压紧孔,所述压紧螺栓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压紧螺栓贯穿所述第一盖板或者第二盖板。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分别向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内拧动,通过盘根对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的反作用力,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顶出,操作方便,不需要大量工具。靠背轮室内一般两个人就可以操作,节省了人工;由于不用链条葫芦、大、小撬棍等工具,使得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可靠性得到提高;缩短了检修时间,原来更换一次盘根大概要花个小时,现在一个来小时就可以完成,提高了设备的投入率,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的设置,可以对第一盖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在通过卡块和卡槽使第一盖板连接第二盖板,可以快速使穿过第一盖板或者第二盖板的压紧螺栓与压紧孔对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杆(100),以及设置于所述阀杆(100)上的压盖(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201)靠近所述第二盖板(202)两侧的第一凸起(204a)、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202)靠近所述第一盖板(201)两侧的第二凸起(204b)、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204a)和所述第二凸起(204b)上的连接螺栓(204c)、设置于所述连接螺栓(204c)上的连接螺母(204d),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螺母(204d)和所述连接螺栓(204c)之间的垫片(204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30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201)上的第一顶丝(302a)、开设于所述第一盖板(201)上与所述第一顶丝(302a)配合的第一穿孔(302b)、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202)上的第二顶丝(302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202)上与所述第二顶丝(302c)配合的第二穿孔(302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丝(302a)和所述第二顶丝(302c)可为M16型号的螺栓,所述第一顶丝(302a)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201)中的第一杆体(302a-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302a-1)底部的第一圆头(302a-2),所述第二顶丝(302c)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202)中的第二杆体(302c-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302c-1)底部的第二圆头(302c-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盖(200)外部的阀座(400)、设置于所述阀杆(100)上的定位组件(500)、设置于所述阀座(400)中的容纳组件(600),以及设置于所述阀座(400)上的压紧组件(7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201)靠近所述阀杆(100)的一侧的定位块(501),以及开设于所述阀杆(100)外壁上与所述定位块(501)匹配的定位槽(50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组件(600)包括开设于所述阀座(400)内的固定腔(601)、设置于所述阀座(400)内的放置腔(602),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腔(601)和所述放置腔(602)之间的连接台(6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700)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台(603)上的压紧螺栓(701),以及开设于所述连接台(603)上与所述压紧螺栓(701)匹配的压紧孔(702),所述压紧螺栓(701)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压紧螺栓(701)贯穿所述第一盖板(201)或者第二盖板(2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杆(100),以及设置于所述阀杆(100)上的压盖(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201)靠近所述第二盖板(202)两侧的第一凸起(204a)、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202)靠近所述第一盖板(201)两侧的第二凸起(204b)、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204a)和所述第二凸起(204b)上的连接螺栓(204c)、设置于所述连接螺栓(204c)上的连接螺母(204d),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螺母(204d)和所述连接螺栓(204c)之间的垫片(204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30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201)上的第一顶丝(302a)、开设于所述第一盖板(201)上与所述第一顶丝(302a)配合的第一穿孔(302b)、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202)上的第二顶丝(302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202)上与所述第二顶丝(302c)配合的第二穿孔(302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泵盘根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丝(302a)和所述第二顶丝(302c)可为m16型号的螺栓,所述第一顶丝(302a)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201)中的第一杆体(302a-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302a-1)底部的第一圆头(302a-2),所述第二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峰李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漳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