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稳定耐用的新型电感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70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稳定耐用的新型电感线圈,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设置有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贯穿至固定壳的内腔,所述线圈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针脚本体,所述针脚本体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架的底部,所述固定壳的右侧连通有控制壳,所述控制壳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板、定位杆、拉杆、弹簧、限位杆、拉簧、活动板、挤压块、卡杆、卡槽、推轮、螺杆和推块,解决了现有电感线圈固定不够稳固的问题,该电感线圈,具备固定稳固,防止针脚断裂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感线圈,具体为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稳定耐用的新型电感线圈


技术介绍

1、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

2、如技术:“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稳定耐用的新型电感线圈”,公告号:“cn216412819u”,该专利不仅提高了线圈本身的结构强度,并增加了线圈与电板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线圈的稳定运行,而且方便对线圈进行拆装,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也因此便于对线圈进行检修维护,但是该专利存在固定不够稳固的问题,仅通过安装座两侧的固定卡片无法使电感线圈紧密的固定在电路板上,容易导致电感线圈发生松动,影响电感线圈固定的稳固性,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稳定耐用的新型电感线圈,具备固定稳固,防止针脚断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电感线圈固定不够稳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稳定耐用的新型电感线圈,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稳定耐用的新型电感线圈,包括电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2),所述固定壳(2)的顶部设置有线圈本体(3),所述线圈本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底部贯穿至固定壳(2)的内腔,所述线圈本体(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针脚本体(5),所述针脚本体(5)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架(4)的底部,所述固定壳(2)的右侧连通有控制壳(6),所述控制壳(6)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限位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9),所述拉杆(9)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稳定耐用的新型电感线圈,包括电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2),所述固定壳(2)的顶部设置有线圈本体(3),所述线圈本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底部贯穿至固定壳(2)的内腔,所述线圈本体(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针脚本体(5),所述针脚本体(5)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架(4)的底部,所述固定壳(2)的右侧连通有控制壳(6),所述控制壳(6)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限位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9),所述拉杆(9)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0),所述拉杆(9)的右侧贯穿至控制壳(6)的外侧,所述固定壳(2)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盒(11),所述复位盒(11)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簧(13),所述限位杆(12)的右侧贯穿复位盒(11)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5),所述活动板(14)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16),所述固定架(4)的左侧开设有与卡杆(16)配合使用的卡槽(17),所述活动板(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轮(18),所述固定壳(2)顶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杨健焦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鄂州市玮醒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