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续航智能应急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381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0
一种便携式可续航智能应急呼吸器,包括薄壁的外壳,其内部设置有呼吸腔室,呼吸腔室为乘员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所在区域,呼吸腔室的上方通过吸气单向阀连接吸气通道,同时呼吸腔室的上方通过呼气单向阀连接呼气通道,吸气通道和呼气通道通过三通开关与乘员的口鼻相通;位于呼吸腔室的内部还安装有再生药板,再生药板用于消除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气供乘员吸入;利用再生药板可将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氢氧化锂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原理,将再生药板模块化设计,形成可连续续航式应急呼吸装置,具备原理简单,可靠性高、便于操作、便于携带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辅助装备,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可续航智能应急呼吸器


技术介绍

1、深海载人平台为了满足乘员的正常呼吸配备了正常工况下的空气再生装置和应急工况下的空气再生装置,均为开式呼吸。当平台发生火灾时或有毒气体泄漏时,尽管发生灾害的规模不大,但是由于密闭环境中的火灾或毒气泄漏会对乘员造成严重危害,此时开式空气再生装置毫无用处,甚至其释放的氧气会起到助燃火灾的作用。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水下载人平台针对该工况采取的方式是使用应急呼吸系统,应急呼吸系统为闭式呼吸,将乘员口鼻和舱室恶性大气环境隔绝,维持乘员正常呼吸和生命安全。缺点在于目前的应急呼吸系统体积较大,或者是连接于开式再生装置的气源使用,导致乘员的行动能力受到影响和限制,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例如,当灾害规模较大,乘员需要进入逃逸舱弃艇求生时,乘员携带着庞大的应急呼吸系统无法通过狭小的逃生通道,在其过程中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亡。

2、为了满足水下载人平台灾害工况下乘员就地待援及弃艇逃生途中正常呼吸的生理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功耗可续航智能应急呼吸器。

r/>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可续航智能应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薄壁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两端外壁面对称安装有背带连接扣(2),背带连接扣(2)连接背带,乘员通过背带将应急呼吸器背起;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呼吸腔室(3),呼吸腔室(3)为空腔结构,呼吸腔室(3)为乘员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所在区域,呼吸腔室(3)的上方通过吸气单向阀(6)连接吸气通道(4),同时呼吸腔室(3)的上方通过呼气单向阀(7)连接呼气通道(5),吸气通道(4)和呼气通道(5)通过三通开关与乘员的口鼻相通;位于呼吸腔室(3)的内部还安装有再生药板(8),再生药板(8)用于消除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气供乘员吸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续航智能应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薄壁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两端外壁面对称安装有背带连接扣(2),背带连接扣(2)连接背带,乘员通过背带将应急呼吸器背起;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呼吸腔室(3),呼吸腔室(3)为空腔结构,呼吸腔室(3)为乘员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所在区域,呼吸腔室(3)的上方通过吸气单向阀(6)连接吸气通道(4),同时呼吸腔室(3)的上方通过呼气单向阀(7)连接呼气通道(5),吸气通道(4)和呼气通道(5)通过三通开关与乘员的口鼻相通;位于呼吸腔室(3)的内部还安装有再生药板(8),再生药板(8)用于消除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气供乘员吸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续航智能应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通道(4)为呼吸腔室(3)与乘员口鼻之间的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续航智能应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通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杨阳徐蒙赵远辉吴宪周鑫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