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间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34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备间及轨道车辆。所述设备间包括骨架和覆盖件,所述骨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侧墙、连接于两所述侧墙前端之间的前墙、连接于侧墙、前墙顶部的之间顶盖和连接于侧墙、前墙底部之间的底座;所述侧墙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所述前墙包括第一筋板、第一纵梁、第四立柱和在高度方向Z上设置的两根第二横梁;所述顶盖包括第二纵梁和第一横梁;所述第四立柱、第二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一筋板形成第一吸能结构;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二纵梁形成第二吸能结构;所述第二纵梁和第一横梁形成第三吸能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设备间的模块化结构及设备间的吸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间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耐撞性研究在轨道车辆设计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耐撞性能作为车体被动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关乎着行车安全。通常情况下,轨道车辆司机室布置在最靠近车辆端部的位置,并且在车辆碰撞情况下参与部分吸能。然而,如结构改型,将司机室布置在设备间后方时,则碰撞时势必先对设备间作用,再影响到后方司机室的安全性。

2、因此,设备间也具备有协调变形吸能、安装强度与结构刚度之间的联系功能尤为重要。

3、另外,针对本案提及的名词解释如下:

4、纵梁:指沿图中的y向延伸;

5、横梁:指沿图中的x向延伸;

6、立柱:指沿图中的z向延伸;

7、前:以车辆的前进方向为前,反之则为“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间及轨道车辆,实现设备间的模块化结构及设备间的吸能功能。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备间,包括骨架和贴附于所述骨架外表面的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和贴附于所述骨架外表面的覆盖件,所述骨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侧墙、连接于两所述侧墙前端之间的前墙、连接于侧墙、前墙顶部的之间顶盖和连接于侧墙、前墙底部之间的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板、斜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与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同时与两根第二横梁连接,所述斜板的斜面朝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吸能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与第四立柱上下对齐以形成倒L形,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和贴附于所述骨架外表面的覆盖件,所述骨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侧墙、连接于两所述侧墙前端之间的前墙、连接于侧墙、前墙顶部的之间顶盖和连接于侧墙、前墙底部之间的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板、斜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与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同时与两根第二横梁连接,所述斜板的斜面朝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吸能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与第四立柱上下对齐以形成倒l形,所述第二横梁与第一筋板水平对齐以形成反c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为内凹的槽板,在所述槽板内设有多个第二筋板,所述第二筋板在纵向y上连接于所述槽板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还包括支撑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希红曾燕军陈潢泽何鑫龙田冬张兴雷燃卢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