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蒲螨繁育方法及其蒲螨培养器以及蒲螨释放方法。
技术介绍
蛀干害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森林植物、威胁森林生态安全的林业有害生物。蛀干害虫暴发时常常会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蛀干害虫营隐蔽生活,在其的整个生活世代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寄主树干或根部内危害,采用普通喷洒农药的防治方法对其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因此,蛀干害虫的防治不仅难度很大,防治成本很高,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利用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是生物防治的发展方向,也是持续、稳定、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关键。蒲螨(Pymeotesscolyti)正是这样的天敌昆虫,它对多种蛀干害虫都有具很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培育、繁殖蒲螨是目前防治蛀干害虫、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国内已有规模化繁育蒲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几种替代寄主繁育蒲螨,均有不足之处采用青杨天牛幼虫繁育蒲螨,需大量采集自然界自然寄生的青杨天牛幼虫,这不仅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而且自然界所提供的青杨天牛幼虫的数量跟本无法满足要求,虫源无法得到保证。采用黄粉甲或赤眼蜂蛹繁育蒲螨,其繁育出的蒲螨量太小,在生产上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蒲螨培养器,它由一个不锈钢培养盘和若干对塑料培养皿组成,每对塑料培养皿由内外两个塑料培养皿组成,把直径9厘米的内塑料培养皿用胶水粘在直径12厘米的外塑料培养皿中间,外塑料培养皿的高度略高于内塑料培养皿,在外塑料培养皿侧壁靠底部1毫米的位置有一圈2毫米的通孔;粘接在一起的内塑料培养皿与外塑料培养皿放入底部不漏水的不锈钢培养盘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螨培养器,它由一个不锈钢培养盘和若干对塑料培养皿组成,每对塑料培养皿由内外两个塑料培养皿组成,把直径9厘米的内塑料培养皿用胶水粘在直径12厘米的外塑料培养皿中间,外塑料培养皿的高度略高于内塑料培养皿,在外塑料培养皿侧壁靠底部1毫米的位置有一圈2毫米的通孔;粘接在一起的内塑料培养皿与外塑料培养皿放入底部不漏水的不锈钢培养盘中。2.一种蒲螨繁育方法,其繁育方法包括依次如下步骤一、准备蒲螨4-5月,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期购买已发育成熟的蒲螨,放于-5-15℃的冷藏箱内保存;二、准备蒲螨的替代寄主(1)、准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蒲螨培养器(2)、用下述任一种方法准备替代寄主a、蜂的老熟幼虫的准备打开蜂箱,选择大多已发育成老熟幼虫的蜂脾连同蜂框一起取出,从蜂房中用镊子取出老熟幼虫放入内塑料培养皿中,每个内塑料培养皿放入30-40头蜂的老熟幼虫,放入温度10-15℃,相对湿度在55%-70%的原料室保存;b、桑蚕蛹的准备选择刚吐完丝,茧壳已硬尚未化蛹的桑茧,放入温度10-15℃,相对湿度在55%70%的原料室保存;接种时,用剪子剪开桑茧,取出桑蚕蛹,放入内塑料培养皿中;每个内塑料培养皿中放入10-20头桑蚕蛹待接种;再放入温度10-15℃,相对湿度在55%-70%的原料室保存;C、蛴螬的准备把在土层15厘米范围内采集的蛴螬收集好,去掉土壤及杂草后放入内塑料培养皿中,每个内塑料培养皿中放入30-40头蛴螬,再放入温度10-15℃,相对湿度在55%-70%的原料室保存;三、选优种螨用下述任一种选优方法优选种螨(1)、爬行力选优把购买的蒲螨放在直径30毫米-50毫米、长1000毫米-1500毫米的有机玻璃管的一端,另一端放入蜂幼虫或桑蚕的蛹或蛴螬替代寄主,蒲螨与蜂的幼虫或桑蚕的蛹或蛴螬替代寄主的比例为10000-20000∶1;把有机玻璃管的两端用橡胶塞塞住,再把有机玻璃管放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55%80%、清洁、通风的培养室培养;经10-18天后,有机玻璃管一端的蒲螨寄生在蜂的老熟幼虫或桑蚕的蛹或蛴螬替代寄主体上并在替代寄主的表面固定后,把上述替代寄主放入试管中,每个试管放入2-10头蜂的幼虫或2-5头桑蚕蛹或2-10头蛴螬,再把试管放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55%-80%的清洁、通风的培养室培养;6-10天后即可培养出成熟的优选种螨;(2)、耐饥选优在蒲螨培养器中放入蜂幼虫或桑蚕的蛹或蛴螬替代寄主待用;把购买的种螨从冷藏箱中取出,放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55%-80%的清洁、通风的培养室,约放置15-30天,等一部分体弱的蒲螨死掉、留下强壮、耐饥的蒲螨后接入放好蜂的幼虫或桑蚕的蛹或蛴螬替代寄主的内塑料培养皿中,放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55%80%的清洁、通风的培养室培养,6-10天后即可培养出选优的耐饥种螨;(3)、耐寒选优在蒲螨培养器中放入蜂幼虫或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