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303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薄板焊接结构变形调平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加热车辆侧墙结构时,电磁感应电源置于车辆外部,软电缆两端分别与电磁感应电源和车辆内部的感应加热头连接;车辆内的顶部等间距布置多个磁力座,吊绳的一端固定在磁力座上,另一端上安装夹具,通过夹具将位于车辆内部的软电缆吊起;待矫正的侧墙结构上方安装有平衡器,通过平衡器将感应加热头吊起,通过感应加热头对侧墙结构进行加热矫正,加热完一个作业位置后进行水冷却,然后移动到下一个加热位置继续进行加热;加热车辆车顶薄板结构时,将电磁感应电源置于车顶结构一侧,电磁感应电源的输出端通过软电缆连接感应加热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属于轨道车辆薄板焊接结构变形调平。


技术介绍

1、轨道交通车辆薄板结构在总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变形矫正,车体结构是轨道客车车辆的主体,一般为碳钢车体结构,包括侧墙薄板结构和车顶结构,侧墙钢结构整体的厚度比较小,结构材料多为冷轧薄板,多采用2.5mm厚度冷轧耐候钢板;车顶结构是由平行车体长度方向的纵向梁和布置于车体宽度方向的弯梁构成的网格状骨架结构,车顶顶板、纵梁和弯梁多采用2mm厚度冷轧耐候钢板。车辆在制造过程中,薄板结构不可避免产生凹凸变形,从外观看似波浪状的变形。

2、现在车间采用外侧电磁铁吸附侧墙结构内侧的多孔板进行薄板的火焰加热矫正,车间称该火焰矫正过程为调平,车顶薄板则直接用火焰进行点状加热调平。火焰调平效率低,耗能大,存在麻点缺陷等技术问题,麻点缺陷在涂装后仍然不能消除。除此之外,加热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co2气体,以及其他有毒的烟雾和气体,同时伴随有很强的噪音,严重制约了车辆薄板结构的制造水平与加工效率。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

3、因此,需要改进薄板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磁力座(8)的间隔为3~4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电源(2)的频率为100~200KHz,功率为10~50KW。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头的加热温度为600~7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磁力座(8)的间隔为3~4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电源(2)的频率为100~200khz,功率为10~50kw。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头的加热温度为600~750℃,每个加热点的直径为10~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厚度2~3mm的板,加热时间1~2秒;厚度4~6mm的板,加热时间2~4秒。

7.一种感应加热头,所述感应加热头适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用于轨道车辆薄板结构感应加热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头包括感应器(7)、鱼尾夹(13)、加热头手柄(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梁连杰谢绍兴童娟孙犁丁亚萍陆安进朱海林沈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