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299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活塞基础平面、圆形凹坑、锥面凸起和导流面,所述圆形凹坑开设在所述导流面上,所述导流面设置在所述锥面凸起的上方,所述锥面凸起设置在所述活塞基础平面的上方;所述导流面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平顶和第二平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关于活塞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平顶和所述第二平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降低了燃油的湿壁程度,提高了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混合气当量比,保证了在稀薄条件下火核的稳定形成,缩短了火焰从燃烧室中心向两侧传播的路径,从而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


技术介绍

1、缸内直喷技术因中低负荷下泵气损失以及混合气比热容比低,能有效提高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在部分负荷时使用分层混合气工作是改善过程效率的一种有效办法。同时,在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有可点燃混合气存在,这一点对缸内直喷汽油机的燃烧特别重要。

2、为在缸内直喷汽油机实现分层燃烧,根据燃油从喷嘴引导至火花塞的方式不同,已有的方法可分为壁面导向型、空气导向型和喷雾导向型。单独某种形式的燃油引导方法会导致燃油过多聚集在气缸壁或活塞顶上加重不完全燃烧现象,无法满足混合气分层要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克服燃烧不完全导致损失增加且难以满足混合气分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燃烧不完全导致损失增加且难以满足混合气分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包括活塞基础平面、圆形凹坑、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基础平面、圆形凹坑、锥面凸起和导流面,所述圆形凹坑开设在所述导流面上,所述导流面设置在所述锥面凸起的上方,所述锥面凸起设置在所述活塞基础平面的上方;所述导流面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平顶和第二平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关于活塞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平顶和所述第二平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凸起的母线与所述活塞基础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β,β的取值范围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基础平面、圆形凹坑、锥面凸起和导流面,所述圆形凹坑开设在所述导流面上,所述导流面设置在所述锥面凸起的上方,所述锥面凸起设置在所述活塞基础平面的上方;所述导流面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平顶和第二平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关于活塞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平顶和所述第二平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扫气气流-壁面引导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凸起的母线与所述活塞基础平面之间形成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晗周圣杰车伟凡陈浩石智成赵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