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295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智能座舱全触控屏分心数据集;S2:构建基于多层感知机和动态峰值聚类算法的分心程度标签生成方法;S3:构建基于集成堆叠模型的分心程度识别模型EPCAM;S4:训练分心程度预测模型;S5:实车测试分心程度预测模型;S6:将分心程度识别模型EPCAM集成到微处理单元中,执行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具体实施方法。有益效果:该方法针对智能座舱全触控屏交互,能够预知驾驶人的分心程度,结合车辆运行风险对驾驶人继续人车物理交互的风险进行评价,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通过主动交互提醒驾驶人,以提前避免危险驾驶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道路交通行驶安全。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智能化以及智能座舱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采用大尺寸全触控屏进行交互,这种交互模式已成为驾驶人分心的主要来源。当驾驶人与全触控屏进行物理交互时,驾驶人会产承受较大的视觉和手动分心负荷,这将严重危害驾驶安全性。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有关驾驶人状态监测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集中于实时检测驾驶人是否分心,没有涉及驾驶人分心程度的预测问题。也未曾有专利技术关注驾驶人是否应该在某时刻进行人机交互,以提前避免危险驾驶行为。如果能够开发一种装置,在驾驶人将要和全触控屏进行物理交互时对驾驶人分心程度和行为风险进行预测,并给出驾驶人能否继续进行交互的指导性意见,这对提高驾驶安全性,促进智能座舱产业的发展,改善人机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专利技术聚焦于上述情景,提出一种适用于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知和驾驶人安全提醒的方法和装置,旨在提高驾驶人在全触控屏幕上进行物理交互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座舱全触控屏物理交互可行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强赵霞蔡英凤陈龙刘擎超梁聪王陈波董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