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颈多层覆膜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289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塞颈多层覆膜胶塞,包括瓶塞,所述的瓶塞由瓶塞主体和塞颈组成,所述的塞颈的圆周壁上及塞颈的底面上覆有膜层,所述的密封面上不履有膜层,所说的复膜包括两层或两层以上相互复合的不同材料的薄膜。该塞颈多层覆膜胶塞将瓶塞的与药物接触面塞颈覆膜,完全解决药用橡胶瓶塞与药物的直接接触中可能发生的相容性问题,适用于装填多种不同药品的药瓶,同时密封面未覆膜,保证了药用橡胶瓶塞应有的密封作用,药品安全性相对较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橡胶瓶塞,主要是涉及一种塞颈覆膜的药用橡胶瓶塞。
技术介绍
药用橡胶瓶塞作为一种直接接触药品的密封材料,必须具有优异的所密性、良好 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惰性,一方面保证与外界隔绝以免药品发生氧化或潮解等失效变质; 另一方面,药用橡胶瓶塞本身也不能与药品发生相互反应而影响药品品质。现有生产药有橡胶瓶塞使用的材质主要有天然橡胶(NR)、聚异戊二烯橡胶(IR)、 丁基橡胶(IIR)以及卤化丁基橡胶(HIIR)。在通常情况下,加入多种配合剂采用模压工艺 制造。支持形成胶塞特性的配合体系中的各种配合剂都存在各不相同的化学活性,胶塞在 与药物的直接接触中,配方中具有化学活性的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 结果直接影响了药物的稳定性。所以严格地说,胶塞的可萃取物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不是 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在多长时间和有多少量对药物带来污染。同时,由于药品本身的活性 差异很大,加之新药的层出不穷,因此到目前为止,药用橡胶瓶塞受材料材质和配方水平所 限,还没有一种独特的配方可以满足所有的药物制剂。这就是弹性体药用包装材料在与药 物的直接接触中的相容性和适用性问题。中国专利200620105810. 4提供一种塞颈覆膜的 药用橡胶瓶塞,解决药用橡胶瓶塞与药物的直接接触中可能发生的相容性问题,同时密封 面未覆膜,保证了药用橡胶瓶塞应有的密封作用。但是,由于药品众多,各有特点,所以单一 的膜难以满足所有药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剖问题是设计一种塞颈具有多层覆膜胶塞,以克服现 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适用于装填多种不同药品的药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塞颈多层覆膜胶塞,包括瓶塞,所述 的瓶塞由瓶塞主体和塞颈组成,所述的塞颈的圆周壁上及塞颈的底面上覆有膜层,所述的 密封面上不履有膜层,所说的膜层包括两层或两层以上相互复合的不同材料的薄膜。所述的塞颈三分之二的圆周壁上及塞颈的底面上覆有膜层。所述的塞颈的底面可以呈一平面,也可以呈一圆弧面或者其他形状。所述的塞颈呈圆柱形或者其他形状。所述的密封面是指瓶塞主体的表面上除去塞颈的部分。本技术可采用聚脂/聚局烯、聚酯/聚丙烯、PVD/PVC、尼龙/聚乙烯、尼龙/ 聚丙烯、聚脂/尼龙构成的两层复合膜,或采用聚酯/铝箔/聚乙烯或聚丙烯或其改性物、 聚酯/聚氨酯/聚乙烯或聚丙烯、聚脂/铝箔/聚氨酯/聚丙烯、聚酯/聚丙烯/聚氨酯 /聚乙烯构成的两层以上的复合膜,并可采用中国专利申请号03129039. 6中公开的方法进 行制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已成型胶塞需要复膜的部位涂以粘合剂3加热涂有粘合剂的胶塞,以除去粘合剂中的溶剂,可优先采用热空气加热,加热温 度一般为50 85°C。将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复合膜加热至可塑,置于上述已涂胶的胶塞上,在真空条件 下用定型模将复合膜复合粘压在胶塞上;切除多余的复合膜,即获得本技术的塞颈多层覆膜胶塞。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仅将瓶塞的与药物接触面塞颈覆膜,完全解决药用橡 胶瓶塞与药物的直接接触中可能发生的相容性问题,适用于装填多种不同药品的药瓶,同 时密封面未覆膜,保证了药用橡胶瓶塞应有的密封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瓶塞安装在瓶子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瓶塞,2、塞颈,3、瓶塞主体,4、膜层,5、密封面,6、瓶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构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塞颈多层覆膜胶塞,包括瓶塞1,所述的瓶塞1主要由 瓶塞主体3和塞颈2组成,在塞颈2的圆周壁上及塞颈2的底面上覆有膜层4,覆膜不超过 A、D,但接近A、D点;在密封面5上不覆有膜层4。塞颈2呈圆柱形,其底面呈一平面,所述 的密封面5是指瓶塞主体3的表面上除去塞颈2的部分。瓶塞1安装在瓶子6上后如图3所示,保证瓶塞塞颈2覆膜而密封面5不覆膜。即 沿ABCD面覆膜,且覆膜不超过A、D,所说的膜层4包括两层相互复合的不同材料的薄膜。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塞颈2的底面呈一圆孤面,所 说的膜层4包括三层相互复合的不同材料的薄膜。实施例3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塞颈三分之二的圆周壁上及 塞颈的底面上覆有膜层,覆膜超过B、C点在塞颈三分之二的位置上,优先要在二分之一以 上,最佳在三分之二以上,所说的膜层4包括四层相互复合的不同材料的薄膜。本技术塞颈多层覆膜胶塞以天然胶为胶塞,分别采用单层聚丙烯、聚酯/聚 丙烯、聚酯/铝箔/聚丙烯构成的复合膜,膜厚度为8丝,聚酯厚度为1. 5丝,加盖于IOOml 盐水瓶上,加注射水100ml,盖后灭菌,测定注射用水中的微粒和全波长扫描的最大紫外吸 收,结果如下> 2μ> 10μ> 25μ紫外吸收值单层聚丙烯100600. 154聚酯/聚丙烯251. 200. 0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塞颈多层覆膜胶塞,包括瓶塞(1),所述的瓶塞(1)由瓶塞主体(3)和塞颈(2)组成,所述的塞颈(2)的圆周壁上及塞颈(2)的底面上覆有膜层(4),所述的密封面(5)上不履有膜层(4),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膜层(4)包括两层或两层以上相互复合的不同材料的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塞颈多层覆膜胶塞,包括瓶塞(1),所述的瓶塞(1)由瓶塞主体(3)和塞颈(2)组成,所述的塞颈(2)的圆周壁上及塞颈(2)的底面上覆有膜层(4),所述的密封面(5)上不履有膜层(4),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膜层(4)包括两层或两层以上相互复合的不同材料的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吕义陈大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生医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