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控制,具体涉及基于变增益超螺旋eso的ci-sido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针对耦合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ci-sido)的已有相关文献针对变换器的工作模式,电压电流纹波分析、耦合系数选取以及交叉影响分析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其中针对ci-sidobuck变换器的解耦控制中,国内外主要是以基于变换器的小信号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补偿实现解耦;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精确反馈线性化构建逆动力学系统进行解耦。在si-sidobuck变换器和电机以及无人机等具有强耦合效应的领域中,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结合非线性控制对系统进行解耦的控制策略应用较为广泛。
2、现阶段国内外针对传统的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控制方法有两种主要策略。一种是基于时序和传递函数的线性控制方法,实现系统的解耦并抑制交叉影响,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变换器数学模型,对未建模部分和内扰如寄生电阻的处理存在局限性。另一种是采用非线性控制方案,利用不依赖数学模型的特点对系统进行设计,在解耦方面表现出良好效果并能提升系统性能。耦合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与传统单电感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变增益超螺旋ESO的CI-SIDO 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双曲线函数代替超螺旋滑模扩张状态观测器中的符号函数,设计随着观测误差实时变化的变增益函数,针对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则引入带有线性项的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作为系统的趋近律,平滑系统控制律,并设计自适应律削弱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对扰动边界的依赖,设计积分型快速非奇异滑模面,通过积分型快速非奇异滑模面中的线性项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收敛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变增益超螺旋ESO的CI-SIDO 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变增益超螺旋eso的ci-sido 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双曲线函数代替超螺旋滑模扩张状态观测器中的符号函数,设计随着观测误差实时变化的变增益函数,针对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则引入带有线性项的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作为系统的趋近律,平滑系统控制律,并设计自适应律削弱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对扰动边界的依赖,设计积分型快速非奇异滑模面,通过积分型快速非奇异滑模面中的线性项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收敛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变增益超螺旋eso的ci-sido 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