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降温组件的发动机箱体。
技术介绍
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介于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两者之间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其保留了传统汽车发动机系统,在使用传统汽车发动机时,需要通过降温组件对发动机箱体进行散热,以保证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2、随着汽车发动机功率越来越大,对散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风冷系统由于很难达成均匀的散热效果,容易使一些部件造成过热损伤发动机,并且散热效率不如水冷系统好,所以现在汽车几乎全部使用了水冷式散热系统。
3、而水冷式散热系统在使用时,较为依赖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撞风原理来让风流通过散热器,对散热器内流经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处理,而在道路拥堵、限速等路段,车辆行驶速度较慢且启停频繁,通过撞风通过散热器的风流量较小,使得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有所损失,进而导致发动机箱体的整体降温效率有所降低,且对发动机系统的结构寿命存在不利影响。
4、为此提出一种集成降温组件的发动机箱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降温组件的发动机箱体,包括发动机箱(10),发动机箱(10)的前侧设置有散热器(13),散热器(1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用于传输冷却介质的出液管(11)和进液管(12),出液管(11)和进液管(12)的自由端均连接在发动机箱(10)上,发动机箱(10)内开设有供冷却介质流动以换热的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箱(10)前侧设置有用于存储空气的储气组件,出液管(11)和进液管(12)上设置有利用热量驱动气体输出到储气组件的蓄气组件,发动机箱(10)前侧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储气组件到散热器(13)上的排气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降温组件的发动机箱体,包括发动机箱(10),发动机箱(10)的前侧设置有散热器(13),散热器(1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用于传输冷却介质的出液管(11)和进液管(12),出液管(11)和进液管(12)的自由端均连接在发动机箱(10)上,发动机箱(10)内开设有供冷却介质流动以换热的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箱(10)前侧设置有用于存储空气的储气组件,出液管(11)和进液管(12)上设置有利用热量驱动气体输出到储气组件的蓄气组件,发动机箱(10)前侧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储气组件到散热器(13)上的排气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降温组件的发动机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组件包括罐筒(24),罐筒(24)背面开设有若干的圆槽,且圆槽内连接有用于储存空气的储气罐(25),注气管(23)位于转动轴(16)外的一端连通于储气罐(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降温组件的发动机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11)和进液管(12)上均连接有连接筒(26),两个连接筒(26)的对应面均转动连接有导轨(27),罐筒(24)上下面均开设有滑槽,且罐筒(24)套设于导轨(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降温组件的发动机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筒(24)背面安装有若干的电动阀一(28),电动阀一(28)的输出端通过导气管(29)与对应侧的储气罐(25)连接并连通,隔温筒(15)正面连接有阻气筒(30),阻气筒(30)套设在转动轴(16)上且内壁贴合于注气管(23)的管口,阻气筒(30)上对应若干注气管(23)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阻气筒(30)正面的上半部连接有集气盘(31),集气盘(31)背面开口并与对应位置的注气管(23)连通,集气盘(31)正面对应连通的注气管(23)的位置均安装有单向阀(32),单向阀(32)的输入端与集气盘(31)连通,单向阀(32)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气管(33),若干出气管(33)的自由端与若干电动阀一(28)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朝辉,钱智敏,张堂圣,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骁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