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tbm掘进领域,特别是一种地下工程tbm掘进的多重分步联合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综合掘进工作面生产能力和推进速度的提高,掘进区范围的日益加大,掘进巷道的快速支护已成为矿井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煤矿巷道顶板岩层赋存状况比较复杂,顶板的岩性经常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顶板围岩强度低、粘结性差时,掘进初期顶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碎、离层及冒落,造成支护困难,从而阻碍了掘进速度和掘进平均月进尺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地下工程tbm掘进的多重分步联合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增加掘进隧道支护效果。
2、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工程tbm掘进的多重分步联合支护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移动调节结构,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移动调节结构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3、所述移动调节结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底架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工程TBM掘进的多重分步联合支护系统,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移动调节结构,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移动调节结构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TBM掘进的多重分步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调节槽滑动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插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防护架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插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外侧套设有移动环,所述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tbm掘进的多重分步联合支护系统,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移动调节结构,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移动调节结构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tbm掘进的多重分步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调节槽滑动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插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防护架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插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外侧套设有移动环,所述移动块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环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工程tbm掘进的多重分步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纹座,所述螺纹座嵌装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底架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杆下侧与所述螺纹座顶部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杆顶部连接有转动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工程tbm掘进的多重分步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定位销孔,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游,姜海涛,程勇,王胜利,余贵廷,熊军,郭平,罗勇,方兵,吕超,周恒江,胡旭超,李常鹏,王印,焦信武,孙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