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支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内部及架后充填注浆的钢拱架。
技术介绍
1、软岩支护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软岩变形和破坏,防止事故发生。隧道、巷道软岩支护通常采用钢质拱架,但钢质拱架在局部受力破坏及整体均匀受力破坏下的支护阻力差值可达10mpa以上,也就是说保证钢质拱架架后充填均匀对于保证隧道、巷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在现有技术中,钢质拱架充填主要有两类方法。第一类方法通过袋装碎石或沙子充填,不进行注浆操作,但这种方法限于碎石及沙子的流动性而导致支护效果不佳,并且袋装碎石或沙子充填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致人伤亡的安全隐患。第二类方法在拱架安装后直接进行喷浆,将拱架埋入水泥砂浆内,但架后为喷浆死角,且浆液不可避免存在一定回弹量,故距架后均匀充填仍存在较大差距。另外,限于拱架材质,其支护刚度相较钢筋混凝土材料仍显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实现内部及架后充填注浆的钢拱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内部及架后充填注浆的钢拱架,包括两个空心结构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底板(1)的顶部均放置有空心结构的弧形侧板(2),两个弧形侧板(2)的顶部放置有同一个空心结构的弧形顶板(3),所述底板(1)的顶部与弧形侧板(2)、弧形顶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板(4),所述底板(1)、弧形侧板(2)与弧形顶板(3)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背板(6),所述弧形顶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U型卡件(8),两个弧形侧板(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卡件(9),所述背板(6)的外壁均开设有多个溢流孔(10),所述底板(1)、弧形侧板(2)与弧形顶板(3)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内部及架后充填注浆的钢拱架,包括两个空心结构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底板(1)的顶部均放置有空心结构的弧形侧板(2),两个弧形侧板(2)的顶部放置有同一个空心结构的弧形顶板(3),所述底板(1)的顶部与弧形侧板(2)、弧形顶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板(4),所述底板(1)、弧形侧板(2)与弧形顶板(3)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背板(6),所述弧形顶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u型卡件(8),两个弧形侧板(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卡件(9),所述背板(6)的外壁均开设有多个溢流孔(10),所述底板(1)、弧形侧板(2)与弧形顶板(3)的外壁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螺纹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t型螺纹管(11),所述t型螺纹管(11)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浆孔(12),所述t型螺纹管(1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对接管(13),所述t型螺纹管(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胶瓣(31),所述对接管(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浆管(14),所述进浆管(1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手动阀门(15),所述弧形侧板(2)与弧形顶板(3)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弧形顶板(3)的底部设有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内部及架后充填注浆的钢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对接块(16),两个第二u型卡件(9)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弧形对接块(16)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对接块(1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套(18),所述轴套(1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轴体(19),所述轴体(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对接套(20),两个所述第一u型卡件(8)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21),所述弧形滑块(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底杆(22),所述底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套(23),所述球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浩,吴疆宇,郑强强,张后全,宋雷,荣传新,庄剑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