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261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有安装座和对位板等,安装座具有左右两个,安装座右侧均连接有对位板,左侧的对位板与右侧的安装座卡接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连接杆向左移动复位,随后第一弹簧回弹,使得第三对接管向左移动分别与左侧的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对接管对接,进而使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对接管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导通管和第一对接管连通,使得余热回收箱相互连通,组成余热回收装置,达到了能够快速便捷的将多个余热回收箱进行拼接组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各印染工序中,均会产生大量的带高温余热印染废水,其温度普遍在60摄氏度以上,出于节能环保目的,需要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对废水余热进行热交换,把热能转换给净水,提升其初始温度。

2、如公开(公告)号为cn114857956a的一种可模块化的余热回收装置,及应用该种余热回收装置的模块式余热回收系统;由多个相同规格构造的模块化余热回收箱及垂直废水管、水平废水管、垂直净水管及水平净水管等标准化管道连通件组成余热回收装置;由废水提升泵、脉冲精密固废过滤器、多个前述的余热回收装置与高压反冲洗储水罐、高压清洗水泵、净水提升泵等组成模块式余热回收系统。然而由于该余热回收装置中的余热回收箱是通过标准化管道连通件相互连接,组成整装的余热回收装置,组装较为麻烦,且余热回收箱为扁长方体的空腔,在对内部换热管进行清洁时,无法拆分开来对内部换热管进行彻底清洁,较为不便。

3、因此,现在研发出了一种能够快速便捷的将多个余热回收箱进行拼接组合,并能够将余热回收箱进行拆分以便于对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座(1)、对位板(2)、热量回收机构(3)和对位卡接机构(4),安装座(1)具有左右两个,安装座(1)右侧均连接有对位板(2),左侧的对位板(2)与右侧的安装座(1)卡接配合,安装座(1)上均设有能够回收废水热量的热量回收机构(3),热量回收机构(3)上均设有能够快速拼接的对位卡接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热量回收机构(3)包括有第一安装框(30)、第一导通管(301)、第二安装框(31)、第二导通管(311)、第一螺栓(32)、安装板(33)、折流板(34)、吸热管(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座(1)、对位板(2)、热量回收机构(3)和对位卡接机构(4),安装座(1)具有左右两个,安装座(1)右侧均连接有对位板(2),左侧的对位板(2)与右侧的安装座(1)卡接配合,安装座(1)上均设有能够回收废水热量的热量回收机构(3),热量回收机构(3)上均设有能够快速拼接的对位卡接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热量回收机构(3)包括有第一安装框(30)、第一导通管(301)、第二安装框(31)、第二导通管(311)、第一螺栓(32)、安装板(33)、折流板(34)、吸热管(35)、第一对接管(351)和第二对接管(352),安装座(1)上侧均连接有第二安装框(31),第二安装框(31)右侧均通过多个第一螺栓(32)拆卸式连接有第一安装框(30),第一安装框(30)前部右侧均连接有第一导通管(301),第二安装框(31)前部左侧均连接有第二导通管(311),第一安装框(30)内部均卡接有安装板(33),安装板(33)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多个折流板(34),同一个安装板(33)上的折流板(34)之间均连接有吸热管(35),吸热管(35)均穿过相邻的安装板(33),吸热管(35)下部左侧均连接有第一对接管(351),第一对接管(351)均与相邻的第二安装框(31)卡接配合,吸热管(35)下部右侧均连接有第二对接管(352),第二对接管(352)均与相邻的第一安装框(30)卡接配合,安装板(33)上的折流板(34)对废水进行导流,使废水在折流板(34)之间向上流动,减缓废水流速,使废水与吸热管(35)充分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框(31)上侧均设有提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33)上部前侧均开有废水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翅片(36),吸热管(35)左右两部均连接有多个翅片(36),翅片(36)用于提升热交换效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位卡接机构(4)包括有转动架(40)、对位套管(41)、第一弹簧(42)、第三对接管(43)、第一夹持件(44)、第二夹持件(45)、第二螺栓(46)、连接杆(47)、导向杆(48)、按压架(49)和第二弹簧(410),第二安装框(31)前后两部左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架(40),第二安装框(31)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对位套管(41),第二导通管(311)和第一对接管(35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对接管(43),第三对接管(43)均与相连接的第二导通管(311)和第一对接管(35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2),相邻的两个第三对接管(43)上侧之间均卡接有第一夹持件(44),第一夹持件(44)上均通过多个第二螺栓(46)拆卸式连接有第二夹持件(45),第二夹持件(45)均位于相邻的第三对接管(43)下侧,第一夹持件(44)上部均连接有连接杆(47),第二安装框(31)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48),导向杆(48)均位于相邻的对位套管(41)的左部,竖向相邻的两个导向杆(48)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按压架(49),连接杆(47)均与相邻的按压架(49)活动式连接,导向杆(48)均与相连接的按压架(49)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10),将安装座(1)从上往下放置时,转动调节转动架(40)的角度,使得向下放置时转动架(40)能够与左侧的第二安装框(31)上的对位套管(41)卡接配合,使得相邻的两个余热回收箱相互拼接稳定,将安装座(1)从上往下放置的同时,按压按压架(49)向下移动,第二弹簧(410)受到挤压收缩,使得按压架(49)推动连接杆(47)向右移动,带动第一夹持件(44)和第二夹持件(45)向右移动,使得第三对接管(43)向右移动,第一弹簧(42)受到挤压收缩,当安装座(1)相互拼接后,松开按压架(4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宝孔梅萍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集能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